第二九八章 世家的反應(下)(1 / 2)

“哦?崔兄有主意了?”坐在崔幹對麵的中年禦史問道。

“談不上主意,隻是一些想法罷了,出來幾位參著參謀參謀如何?”崔幹雖然嘴上的客氣,但臉上表情卻帶著一絲傲然,顯然已是成竹在胸。

當下,所有人都來了興致,催促道:“崔兄請講。”

崔幹微微一笑,目光掃過眾人:“你們,李德謇此子的風評如何?”

“那還用,用紈絝子弟來形容都是抬舉他了。”

崔幹滿意的點點頭,抿了一口酒道:“既然如此,你們,如果我們在百姓中大肆宣揚這次朝庭修路是由此子來主持,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估計沒人會相信吧,百姓又不是傻子,一個紈絝子弟的話誰會信,萬一幹了活兒不給兌現糧食怎麼辦。”

“就是,這種事情前隋又不是沒有發生過,麻叔謀那子許下的好處比眼下多多了,開始還騙來一些百姓給他修運河,後來看看不到,索性直接派人去抓。”

一群人在酒桌之上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正所謂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很快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子便被拿了出來。

最終,幾人定下各家所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酒足飯飽之後一哄而散,各自回家。

轉眼時間便過去兩,在這兩的時間裏,一個半真半假的消息在長安百姓之間流傳。

“哎,你聽了沒有,長安第一禍害又準備害人了。”

“你是修路的事情吧,這事兒我聽了,感覺不錯嘛,包吃住不,做一工還給二斤米糧,這種好事兒去哪找去。”

“好事?你想多了,長安第一禍害出的主意怎麼可能是好事,萬一幹了活兒又不給錢,你吹不長也拉不扁他,最後還是你自己吃虧。”

“噓,你點聲,我覺著吧,去做工還是沒有賣蝗蟲劃算,你們聽了沒有,這幾崔家、王家和鄭家也開始收蝗蟲了,而且還是兩文錢五斤,這可比那禍害出的價格高多了。”

“嗯嗯,這個事情我也聽了,這不,做了網子正準備多抓一些呢。”

“走走走,咱們一起去,抓蝗蟲總比修路自在一些,而且錢也不少,總好過去幹苦力。”

類似的

類似的對話在長安各處時有發生,百姓似乎對修路發糧的事情十分抵觸。

長安、萬年兩縣就不了,甚至就連鹹陽等地也很少有百姓到朝庭雇工報名處報名。

李承乾做為這次工程的副總工程師,拉著李昊打算看看百姓踴躍報名的場麵,結果沒想到,坐在長安縣衙對麵的茶館裏一等就是大半,卻隻等來貓兩三隻。

這讓太子殿下不由得心急如焚,茶水灌了一碗又一碗,還時不時對李昊抱怨:“德謇,這怎麼回事啊?為什麼百姓都不來報名呢?”

“應該是公信力不夠吧。”李昊側頭盯著長安縣衙門口張貼出來已經大半的告示,苦笑搖頭。

“你確定是公信力不夠?不是因為百姓覺得你不靠譜?”李承乾端起茶碗,想了想又放下,已經喝了大概四、五碗了,實在喝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