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凰郡主三歲這一年。
從年初起,太皇太後身體就每況愈下,薑綰拚勁全力,也隻幫太皇太後拖到了深秋。
太皇太後不好了的消息傳到順陽王府。
齊墨遠就匆匆帶著薑綰進了宮。
一起到壽寧宮的還有王妃和傅景元他們,王爺人在軍營,還沒有趕來。
邁進壽寧宮時,一陣秋風起,黃葉遍地,宮人們都默默垂淚。
他們都知道,太皇太後的大限到了。
其實能活到太皇太後這般年紀,多少人都不敢想,但太皇太後待宮人們好,對小輩們更是慈祥,又是開國皇後,在大夏朝的地位無與倫比。
這麼一位注定名垂千古的太皇太後離去,注定舉國哀痛。
王妃他們進寢殿的時候,太皇太後已近彌留了,薑綰上前給她把脈,被太皇太後握住了手,道,“不用給哀家把脈了,昨兒夜裏,哀家已經夢到太祖皇帝來接哀家了。”
“你們都好,我也可以無牽掛的離開了。”
太皇太後猶記得先皇娶她時,兩人情到濃時,生同富貴,死同日。
當年太祖皇帝駕崩時,太皇太後就生過隨他一起去的念頭,太祖皇帝看出來了,讓她好好活著。
這江山得來不易,這些小輩沒吃過他們打江山的苦,就不會珍惜,他不得不先走一步,讓太皇太後看著這些不成器的後輩,別把江山給葬送了。
太皇太後應承了太祖皇上,這麼多年,也一直信守承諾。
太皇太後靠在大迎枕上,有太多的話想說了,頭一個就是叮囑皇上,臨死前求皇上免天下賦稅三年,皇上答應了。
和皇上說完,就是齊墨遠和傅景元,太皇太後握著他們的手,哽咽道,“這輩子哀家最愧疚的就是沒能保護好你們。”
順陽王失蹤了多久,太皇太後就揪心了多久,再加上為了救安陽縣主落水重病,太皇太後對齊墨遠是疼愛加愧疚。
後來知道齊墨遠才是真的順陽王,王爺為了保齊墨遠,自己的兒子失蹤都忍著沒說,太皇太後對傅景元就更愧疚了。
好在傅景元娶了長歡郡主,那是太皇太後看著長大的,長歡郡主為靖安王府誕下小世子,肚子裏又懷上了,已經有四個月了。
太皇太後欣慰了不少。
還有薑綰,太皇太後對薑綰則是感激。
薑綰救了王爺,幫王妃調養身子,甚至太皇太後的身子骨也多虧了薑綰才能活到現在,還有揭穿北雲侯夫人殺害成王一事,太後陷害先太子……
還有開濟世堂、萬卷樓,幫皇上收攏民心,太皇太後覺得有薑綰在,她可以放心的去見先皇了。
寢殿內,來了不少人,都是太皇太後親近的人。
太皇太後每一個人都見了,說了幾句體己話,唯獨王妃站在那裏擦眼淚,太皇太後沒有叫她上前。
要知道,太皇太後是最疼王妃的,便是連養在膝下的懿德長公主都比不過,這麼多人都說了,卻不和王妃說,實在是奇怪。
到最後,太皇太後的眸光才落到王妃身上,抬抬手,王妃就跪在了太皇太後的鳳榻前。
王妃緊緊的握著太皇太後的手,她不舍得太皇太後離開,王妃豆大的眼淚掉下來,太皇太後抬起另外一隻手幫王妃擦掉,道,“有件事,哀家瞞了你許久,也到了該告訴你的時候了。”
王妃望著太皇太後,哽咽道,“您瞞我什麼了?”
太皇太後看著王妃,道,“當年哀家給你賜婚,是靖安王求的哀家。”
王妃眼淚模糊了雙眼,聽到太皇太後這話,她呆呆的看著太皇太後,“怎麼會是王爺?”
當年老國公幫王爺求娶她,王爺死活不願意,以有了心上人一定要老國公登門退了她的親事,後來惹怒太皇太後,太皇太後下了懿旨,王爺才不得不打消這念頭。
王妃一直以為求太皇太後下旨賜婚絕王爺退親念頭的是老國公,怎麼會是王爺?
王爺是吃錯藥了嗎?
薑綰他們年紀小,王爺王妃那檔子事的時候,還沒有他們,是以隻覺得奇怪,經曆過這事的皇上他們,則一個個腦門黑線,摸不透王爺在做什麼。
總不至於是為了和老國公抬杠,故意鬧這麼一出吧,可他當年鬧著要退婚,是滿京都都知道,對王妃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等王爺從軍營趕來送太皇太後最後一程,一進寢殿,就發現大家看他的眼神就跟看傻子似的,看的王爺一頭霧水。
王爺走上前,太皇太後已經不好了,說話力氣已經用盡,對王爺就隻說了一句,“哀家沒有看錯你。”
王爺,“……???”
王爺來的晚,完全不知道這句話的前提是什麼,然而太皇太後眸光從大家臉上掃過去,麵帶微笑的合上了眼。
太皇太後走的沒什麼痛苦,算是含笑而終。
所有人包括皇上在內都跪了下來,宮裏的喪鍾敲了足足九九八十一下,這是皇上報喪敲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