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混沌,鴻蒙無量,內有五靈蘊化,其中四靈先後成形,分而自號“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與“大威皇天上帝”。
此四靈見混沌虛空無物,甚為無聊,便施法造物以為消遣。
於是,虛空之間宇宙叢生,混沌之中世界群顯。
不過,這造著造著,四靈突然發現:他們能造山川河嶽,能創時空星宇,但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創造出與自己一樣的“活物”來,遂甚為煩惱。
這時,一道清光於混沌中迸出,正正照到了四靈們所創的一塊“世界”之上,那世界上清光所灑之處的泥土,居然塊塊幻化成形,活了過來!
大驚之下,四靈循光一望,竟赫然發現,這道清光居然是由那混沌中尚未完全成形的第五靈所發出的!
“這第五靈之威能,竟在吾等之上?!”
明白了這一點的四靈們,各懷心思,各有所慮,甚至對那尚在“繈褓”之中的第五靈產生了些許畏懼!
最後,他們竟聯手試圖抹消第五靈的存在!可這一試之下,他們才知,這第五靈竟與鴻蒙渾然一體,根本無法消滅,所以,他們隻得轉而暗施結界,將那靈氣尚未穩固的第五靈給困在了“鴻蒙”的最深處!
其後,四靈取得第五靈留在他們世界上的清光苦苦參研,億萬年後終得領悟了“生命”的部分奧妙!
於是,他們便在眾多世界上創造起了生靈來!
玉清所創生靈,歸為“闡教”。
上清所創生靈,歸為“截教”。
太清所創生靈,歸為“正教”。
上帝所創生靈,歸為“主教”。
四靈的造命之術,皆以第五靈的清光為基礎,但他們對“生命”的把握不足,以致所造出的生靈皆無繁衍能力。
故那“大威皇天上帝”為了保證自己所造之生靈占據更大的生存優勢,便想要消滅掉第五靈創造出的生靈!幸而其他三靈不忍,力阻於他,他才作罷。
不過,這四靈一番商議之後,仍施法大大削弱了第五靈所創的生靈的力量,還使他們有生死輪回,無法持久積蓄靈力,並將之定義為“凡族”(如“凡人”,“凡獸”等),更將他們所生存的世界定義為“凡間”。
而四靈們自己所創造的生靈則為“神族”---神族生存於“神界”、“鬼界”,維持四靈們為世界定下的“秩序”,並管控“凡族”們的生老病死,另外,鬼界中還有一特別界限:“靈中界”,乃仙,神意外失去生命力後,元魂修養周轉之地。
接下來的千百年中,眾宇輪回,秩序井然,但隨著神族們的智慧逐漸開化與四靈之間在“秩序”問題上的分歧加深,各派之間的爭鬥也逐漸多了起來,特別是玉清座下“闡教”與上清座下“截教”的爭鬥,尤為激烈。
這有爭鬥,就必有損耗,而創造新的生靈補足損耗,對未完全掌握“生命之法”的四靈來說,是一件十分費時費力的事情,所以,他們便把“算盤”,打到了能夠源源不斷、繁衍生息的“凡族”身上~
於是乎,在四靈的幕後操縱下,凡間“修仙”之所林立而起。
闡教仙都位於世界極西,山名“昆侖”。
截教仙都位於世界極東,島名“蓬萊”。
正教仙都位於世界之中,山名“武當”。
主教仙都位於世界極北,山名“長白”。
這四處仙都,又被四靈們定義為“上一界”,即“仙界”,其他修仙之地則被歸為“上二界”,即“洞天”。
那一般凡族生活的場所被定義為“下界”即“塵世”。
而“鬼界”功用不變。
塵世、仙界、鬼界之間皆有結界阻擋,凡族不可輕越。
另外,那所謂的“修仙”,實際上就是凡族在四靈與神族選擇性的“引導”下,解除四靈限製,發揮出原本力量的過程!
但四靈為了隱瞞他們曾經封印凡族的劣行,便將此過程美化成了凡族在神族眷顧下,提高自己力量的修煉之途。並以此來選擇、控製凡族為自己的利益而戰。
凡族的成仙之途被四靈劃分成了“凡仙”,“地仙”,“神仙”三個階段,達到“地仙”之境,凡族就已超脫生死輪回,達到“神仙”之境,凡族力量就可與神族相媲美了。
而在“神仙”之上,四靈之下,其實還有四個階段,分別被四靈定義為“天仙”,“金仙”,“大羅金仙”與“入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