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召陵之盟(上)(1 / 2)

["楚滅申、息、鄧等國,伐黃服蔡,進鄭。鄭不敢攖其鋒,求齊。其時楚自稱南蠻,不尊華夏禮儀,而齊在管仲改革下國力強盛。

因此齊桓公率齊、宋、陳、衛、鄭、許、魯、曹、邾八國聯軍攻降楚之蔡,蔡不戰而潰,繼而陳兵楚境。然而楚兵力雄厚,雙方都不敢當真短兵相接。

兩軍在由春相持到秋後,楚派大夫屈完與齊軍講和,齊桓公允,率齊軍退召陵,楚成王亦前往召陵與之結盟。

春秋,召陵城,齊桓公呂小白率領眾大夫會見楚成王熊惲。

召陵城東郊,臨時用土堆起了一個浩大的祭台,土祭台呈四方形,四角插上齊楚旗幟。

這日風大,加之地處郊外地勢開闊,旗幟迎風飄揚。四方形浩大土祭台上又用木材搭建了一個圓形高台,祭台有階梯通上高台,乃是依照彼時天圓地方之說搭建而成。圓形高台離祭台高約一丈,階梯九層。九乃極致之數,此次會盟背後的含義不言而喻。

此時齊楚兩國軍隊已經來到祭台下,齊桓公率領齊軍聲勢浩大,此刻來到這祭台下的兵士放眼望去不下萬人,兵士排列整齊,甲胄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前排戰車更添威武雄壯之感。

另一側,因召陵離楚較遠,楚成王隻率了一千軍士來到,這也正顯露出楚成王膽識過人。不過這一千兵士個個高大威猛,一絲不苟,氣勢絲竟毫不輸於十倍於楚的齊國士兵。

齊軍當先一人正是齊桓公呂小白。隻見呂小白身穿一襲紅色深衣,深衣與周朝之前的服飾不同,並非上衣下裳,而是上下連成一體,有些類似連衣裙或袍子。

紅色深衣繡滿金色龍紋,寬袖,袖口裁邊細膩,繡白色雲紋。由於春秋時期還沒有紐扣,小白在腰間係一條絲質的紳帶,紳帶的正前方別著玉帶鉤。

此玉帶鉤乍看有點像玉如意,一端卷起,另一端平伸,卷起端刻成龍首。

在玉帶鉤的右側,腰間的紳帶上還掛著一枚青玉龍掛件。該青玉龍掛件不像是年代久遠的樣子,倒像趕工雕刻而成,可見對於今日的會盟小白異常重視,碧綠的青玉上似有一龍騰空欲飛。

小白此身穿著簡直就是高調的奢華,不簡約又不簡單。配上他的國字臉與唏噓的胡渣,五十多歲成年男子的魅力和意氣風發顯露無遺。

他對著迎麵走來的楚成王熊惲雙手前後交疊以示禮儀:“‘楚侯’果乃人中之雄,今日一會,相見恨晚呐!”“楚侯”二字呂小白有意說得略重。

熊惲身材高大,臉側長滿絡腮胡,但眼睛極小,顯得有些猥瑣……

熊惲一邊回禮一邊心道:“好你個呂小白,老子做楚王都幾十年了,老子的爹也是王,老子的爺爺也是王,今日還是第一次被人稱作‘楚侯’。這也就不跟你計較了,人中之雄怎麼聽著就如此別扭?你自己穿一身龍,就不能叫我人中之龍?老子是熊氏,人中之雄是誇我呢還是罵我呢。”

心念電轉,嘴上卻是不慢,熊惲笑道:“桓公過獎了,本王一見桓公亦有相見恨晚之感呐。桓公這襲深衣當真合身,龍紋更是栩栩如生!”

齊國此次聯合八國伐楚乃是打的尊周氏之旗號,熊惲特地指出龍紋便是在譏笑桓公掛羊頭賣狗肉,名為尊周,實則圖霸。

“好你個賊眉鼠眼的熊惲,真沒虧了你這雙猥瑣的小眼。叫我桓公,你卻自稱本王。”小白心中腹誹。但衣著服飾被熊惲直接一語點破還是讓小白老臉一紅,心道:“看不出管仲為人嚴謹刻板,準備的衣裳卻如此騷包……”

臉紅一瞬即逝,呂小白道:“楚侯兵強馬壯,然先祖薑太公輔佐武王殲惡匡正,我等後輩自當謹遵教誨,團結輔佐周王社稷。今日齊楚齊聚,今日之後,互為同盟,守望互助,匡扶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