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四皇子已經年滿十六,正經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
若單純拿年紀來說,四皇子眼下即便尚未成家,也該定親了。
然而傅遙卻從未聽說皇上親自張羅,或是吩咐皇後還有禮部為四皇子選妃。
不隻四皇子的婚事沒影,就連四皇子的王爵也拖著遲遲未封。
依照大夏國的傳統,凡年滿十五歲的皇子,無論成家與否,都該封以親王的爵位。
當年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是在年滿十五歲之際,被封的順王和溫王。
可眼下輪到了四皇子,怎麼就不按照傳統走了呢。
說到底,應該還是因為四皇子生母的身份。
身為一個自戕而死的亡國公主之子,即便身上流著大夏皇族的血,也一樣會招人輕視。
傅遙不知,皇上如此冷落四皇子,究竟是出於政治目的上的考量,還是單純的厭惡四皇子這個兒子。
若是前者,這個矛盾還有解決的可能。
可若是後者,那想要皇上回心轉意,就難了。
傅遙自問還算是個頗有遠見的人,但她卻看不清四皇子的來日在哪兒。
雖然沒有什麼好法子能助四皇子走出眼前的困境。
但她至少能誠心實意的安慰四皇子幾句,叫四皇子心裏能好受些。
“四殿下,先賢孟子有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在一鳴驚人的契機未到之前,一定要耐住性子,殿下要相信厚積薄發。”
聞言,四皇子沉吟了片刻才說:“聽了三嫂的話以後,我心裏好受多了,謝三嫂指教。”
“指教不敢,旁觀者清。誰沒有彷徨困惑的時候呢?”
四皇子心中感慨,忙與傅遙拱手,“今日有幸在此偶遇三嫂,得三嫂指點迷津,是我的福氣。”
“我哪有本事給四殿下指點迷津,是四殿下慧黠……”
這廂,沒等傅遙把話說完,就聽身後有人喚她。
“姐姐。”芸熙輕喊一聲,便快步上前,來到傅遙身邊站下,“姐姐可叫我好找。”
傅遙笑笑,柔聲問芸熙,“妹妹想要的繡線,可都找到了?”
芸熙點頭,頗為欣喜的說:“我想要的繡線,繡莊裏都有,多虧姐姐帶我來這兒,我才能如此順利的將繡線一氣兒都買齊了。”
“如此甚好。”傅遙說著,將芸熙往身前拉了拉,“來我給你介紹,這位是當今四皇子,是太子殿下的親弟弟。照親眷關係來說,妹妹也該喊四殿下一聲表兄。”
芸熙認生,尤其是見了陌生男子,總會有些不知所措。
盡管有傅遙在身邊陪著,但芸熙依舊覺得拘謹,隻是低著頭,匆匆衝四皇子一禮,“民女給四殿下請安。”
四皇子為人沉斂,不善言辭,也隻是與芸熙簡單打了招呼,便不言語了。
正當傅遙以為,氣氛就要這樣漸漸冷清下來,四皇子卻又突然發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