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冥冥之中早有安排(1 / 2)

["想當年,與廢太子雍王交好的人,有誰是得了善終的。

更別說這位廢太子的老嶽丈家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都是有數的。

但眼下,傅遙卻無暇感慨廢太子的潦倒結局。

她關心的是,啞姨究竟與老雍王是什麼關係。

傅遙知道,已故的老雍王隻有方氏一個正妃,並無側妃。

至於那些未能載入宗譜玉牒的侍妾,她就不清楚了。

傅遙想,倘若啞姨真的是老雍王的女人,那麼啞姨的身份,很可能曾是雍王府上的一位侍妾。

否則,她怎麼有機會為老雍王生下兒子呢。

如今的雍王崔景琪是老雍王的獨子,也是唯一的孩子。

身為雍王府獨一無二的繼承人,身份自然尊貴無比。

而作為崔景琪的生母,雍王府的大功臣,啞姨怎麼會被逐出雍王府,落得那種結局?

傅遙思來想去,覺得啞姨很可能是內宅鬥爭的犧牲品。

而傅遙之所以這麼認為,也不是沒有依據。

傅遙首先可以排除,老雍王絕對不是戕害啞姨的凶手。

啞姨終究是給老雍王生過孩子的女人,縱使啞姨犯下了天大的錯,老雍王再容不下她。

隻可能將人賜死,絕不會將他曾經的女人送去充做營妓,受人玷汙。

會用如此卑劣又殘忍的手段去害啞姨的,必定是與啞姨有什麼深仇大恨的人。

試想,一個久居深宅的弱女子,能去得罪誰。

不就是與她同住一片屋簷下的某人嗎?

憑啞姨天生麗質的絕美容貌,加之為老雍王誕下兒子的福氣,就足夠身為老雍王嫡妃的方氏,嫉妒的發瘋了。

雖然傅遙也是女子,但她卻不得不讚同最毒婦人心這句話。

女人的嫉妒心,恐怕是這天底下最可怕的東西之一。

傅遙想,啞姨很可能是被方氏所害,才被趨離了雍王府。

而方氏之所以不殺啞姨,並非是因為心懷惻隱,不忍殺之。

而是想要啞姨受盡苦楚,生不如死。

婦人之心竟然能險惡至此,想想都叫人不寒而栗。

此刻,傅遙滿腦子都是啞姨的臉。

想到啞姨這半生所受到的種種苦難,傅遙沒忍住紅了眼眶。

其實方才那些,隻是傅遙自己的猜測而已。

其中,少不了有些說不通的地方。

比如,方氏究竟是如何做到在老雍王的眼皮子底下,將啞姨送走的。

即便方氏真有這個能耐,憑老雍王的本事,應該也能將人再找回去才是。

想到這兒,傅遙忍不住一聲歎。

這世上,或許就隻有雍王崔景琪才能為她答疑解惑了。

傅遙想著,忍不住將手中的羊脂玉墜捏緊。

她忽然有些感慨,感慨命運的莫測與神奇。

那麼巧,重病的啞姨就被送到了她所在的永安坊,又在臨終時將這枚羊脂玉墜托付給她。

而更巧的是上元燈節那夜,她與崔景琪近乎離奇的偶遇。

倘若那夜,不是他倆的河燈撞在一起燒了起來,之後,他倆就不會一起放河燈。

如此,崔景琪也就沒機會見到她拿著這枚羊脂玉墜祈福,便不會從她身上著手,探查啞姨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