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儀被李皇後這一句話給問住了,神情一滯,才佯裝鎮定的說:“我隻是看不管有些人不作為,不吐不快而已。罷了,既然堂姐一定要置身事外,堂妹也沒法子。堂姐看著吧,堂妹一定會用自己的法子,叫陛下回心轉意的。”
她的法子?什麼法子?
一味的裝可憐,耍狐媚子,博陛下同情。
李皇後尋思著,正欲再嘲諷幾句,誰知李昭儀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連句招呼都不打,就轉身離去。
那趾高氣昂的樣子,氣的李皇後渾身發抖。
“娘娘。”丹秋見狀,一臉詢問,意在問皇後,要不要把李昭儀給叫回來。
李皇後哪還肯聽李昭儀接著數落她,隻道:“由得她去,瘋婦!”
丹秋見李皇後是真被李昭儀給氣著了,也是挺替她主子不平的。
即便從血統上講,皇後娘娘與李昭儀是親堂姐妹又如何。
眼下可不是在李府而是在皇宮。
皇後到底是中宮之主,李昭儀方才那番言語和舉動,的確是對皇後大不敬。
可縱使如此,丹秋也覺得,李昭儀說的一些話,挺有道理的。
於是,在等李皇後稍稍冷靜些之後,丹秋才開口勸道:“娘娘,方才李昭儀的話,雖然說的不好聽,但其中有幾句,還是有些道理的。”
李皇後不言,便是默許丹秋將話說下去。
“奴婢鬥膽,也認為娘娘是該出麵,替丞相大人和尚書大人說情,即便娘娘勸不動陛下,但至少娘娘您是為母家盡過力了。事後,也不會被李昭儀抓住把柄,在丞相大人麵前挑撥。”
“你以為本宮不想為母族出力嗎?”李皇後說,“可你也知道,就為著上回,本宮與陛下談及太子婚的事,陛下生了本宮好大的氣,連著好幾日都不肯見本宮。如今,陛下好不容易才對本宮和顏悅色了些,本宮若再去陛下跟前說些他不愛聽的話,豈不是又要惹的陛下厭棄本宮,不見本宮?”
丹秋聞言,正欲應聲,誰知李皇後又一臉焦躁的說:“況且眼下,陛下才複了傅氏一族,輔國公的爵位。本宮心裏好不踏實,總覺得苗頭有些不對,隻怕陛下會重查當年賢妃和四皇子的案子。一旦陛下徹查此事,就會知道當年是本宮陷害了賢妃,隻怕本宮這中宮之位就要保不住了。”
李皇後越說越是慌張,緊緊揪著衣擺。
明明是不起褶皺的料子,硬是被李皇後抓出了深深的折痕。
見狀,丹秋趕緊接著李皇後的話茬說:“正因有這諸多顧慮,娘娘才應該出麵力保丞相大人才是。隻有娘娘您母族勢強,娘娘在這宮中的地位才越是穩固。陛下忌憚著丞相大人,忌憚著娘娘背後的李氏家族,才會給娘娘您有更多的敬重和寵愛。”
李皇後聽丹秋說的話也有道理,心裏已經有些被她說動了,但是,“難道我就不想為爹爹求情,為母族盡心嗎?但也要陛下肯聽本宮說話才行。隻怕本宮真去昭陽殿求見陛下,也會與那李昭儀一般,是自取其辱。這個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