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傅遙的話,老方才徹底明白過來。但心情卻比先前迷糊時,還要緊張幾分。
通政使家與丞相李元徽家是個什麼關係,老方無比清楚。
老方深知,他家侯爺與李丞相雖然從未正麵交惡,但私底下卻早已是水火不容。
盡管這回是他們家姑娘對李家的姑娘有恩。
但依李家人素日狂傲的做派,李家的孫少爺實在不必如此殷勤的親自登門致謝。
隨便找個下人,送份謝禮過來,才是李家人為人處事的尋常做派。
今日之事,透著股蹊蹺勁兒,務必得小心應對才是。
隻是小心是得要小心,究竟要如何小心才妥當?
人眼下就在外頭等著,見還是不見是首要問題。
周佳榕的意思是絕對不見,而傅遙的第一反應也是不見。
但思來想去,不見的確是不好。
想來,那位李珺晏李公子,是恭恭敬敬的帶著禮物上門致謝的。
若是忠勇侯府,連個理由也沒有,就將人拒之門外。
不光得罪了李家,也壞了忠勇侯府的名聲。
周佳榕口口聲聲說,我忠勇侯府行的正,坐的端,才不怕李家那起子小人記恨,更不怕他們在背後亂嚼舌根。
是,堂堂忠勇侯府,是不必曲意巴結李氏家族。
但有句俗語說的好,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既然李家人一貫都是小人做派。
如若今日,他們將李珺晏拒之門外,那麼明日坊間就會傳出,忠勇侯倨傲狂悖,是非不分,公然侮辱當今丞相之孫的流言。
坊間的百姓不明所以,以訛傳訛,那侯爺半輩子積下的好口碑,不就毀於一旦了。
什麼公道自在人心,人言可畏才是常情。
忠勇侯府是不怕李氏家族,卻也不方便公然與之為敵。
況且,原是侯府對李府有恩。
若再因恩成仇,那侯府這虧,豈不是吃的太莫名奇妙了。
因此,傅遙的意思是李珺晏要見,卻不是由周佳榕這個侯府千金來見,更不是由她這個不能暴露身份的人來見。
還是得速速將周佳木請回來。
一則,忠勇侯如今不在府上,由公子周佳木出麵接見,合情合理,也顯得鄭重其事;二則,周佳木機智圓滑,要應付一個李珺晏綽綽有餘,是絕對不會鬧的不歡而散。
隻是眼下,不知周佳木是進了宮,還是去了哪裏。
“回姑娘,公子臨出門前曾交代過,說今日會與太子殿下出城一趟,若有急事,可著人去雁歸山找他。”
“出城去了?那恐怕要耽誤些時辰才能回來。”傅遙思量著,“方管家還是盡量派人去找公子回來,若實在不行,咱們再另想辦法。”
老方拱手一禮,“小的這就去辦。”話畢,轉身就要走。
“勞煩方管家,先去將李公子請進來,好生的奉茶招待,萬萬不要怠慢,務必將人給穩住了。依我看,那李家公子也不像個不通情理不懂禮數的,應該不會執意要見我與佳榕妹妹。一切都等公子回來再說。”
“小的明白,一定會隨機應變。”
傅遙點頭,隻盼李珺晏此番登門,隻是單純的為了致謝。
萬萬不要是另有所圖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