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無禮的男人(1 / 2)

["正元三年六月。

朝堂接到戰報,漠北匈奴舉二十萬兵來犯,直逼嘉峪關口,朝堂一片唏噓。

平南候莫君行受命平西大元帥,領軍二十萬,前往嘉峪關迎戰。

七月十日,平西將軍被伏重傷,消息傳到上京,朝堂嘩然。

七月二十五日,嘉峪關被破,嘉峪關總兵被擒,平西將軍戰死,二十萬大軍死傷過半,節節敗退。匈奴大軍漸漸逼近。

皇帝傳旨,調集福建、廣州、貴州、遼東兵力二十萬,貴州總兵接任平西將軍,領兵趕往嘉峪關方向,彙合敗兵十萬餘。

八月初,與匈奴大軍交戰,戰敗,損兵三千,再戰皆拜,共損兵五萬有餘,且敗且退,至居庸關,死守。上京城外一片混亂,大批流民像城內湧進,值得關閉城門,防止暴啊動。

皇帝再次調山東、河南兵力十萬趕往居庸關,平南候世子莫逸晨戴孝上陣,彙合貴州總兵抗敵,首戰小勝,殲敵一千,斬殺匈奴一員大將,消息傳至朝堂,上至皇帝下至群臣全都小小的舒了口氣,此後捷報頻傳,莫逸晨驍勇無比,匈奴連連戰敗,退守嘉峪關。

轉眼,到了年關,因著西北戰事,雖然頻頻有捷報傳入上京,人們緊張的情緒卻並沒有隨著捷報的到來而有所放鬆,這個春節過得很安靜。平南侯府老侯爺的戰死,世子爺上戰場,氣氛更顯壓抑。

正元四年三月,匈奴屢敗,莫逸晨率兵終將匈奴兵圍困嘉峪關。三月中旬,嘉峪關再次傳來捷報,平南候世子莫逸晨射殺匈奴主將賀巴,匈奴兵敗,匈奴可汗親寫書信議和。

皇帝龍心大悅,派遣威遠侯李靖前往嘉峪關處理議和之事。五月端午節後,莫逸晨親率大軍班師回朝。

六月一日莫逸晨帶領眾將士午門獻俘,據說當日場麵空前宏大,上京一片歡騰。

莫逸晨一身素白孝衣穿堂過巷,回到平南侯府,長跪老侯爺靈前,平南侯府哭聲一片,皇帝親往平南侯府嶽家吊唁,以示安撫。

次日朝堂,皇帝行賞,對有功將士一一加封,平南候世子承襲平南候爵位,受封全國兵馬元帥,賜良田萬畝,金銀無數,特準其在家為老侯爺守孝,孝期一過掌管五軍兵馬。

襲爵的莫逸晨頓時成為上京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要不是還在孝期,平南侯府的大門恐怕要被踏破了。

這兩年在葉家,葉輕離相對的要好一些,或許是礙於莫家要她做妾的緣故,大老爺,大太太對她是相當的縱容,葉輕塵夫婦對她更是寵溺,日子也混得風生水起。

娘親留給她的鋪子現在已經開了幾家分店,都打理的很好。隻是偶爾會想起過去和娘親在一起的日子。不知道娘親現在怎麼樣,有沒有在雲南找到她的親人。

從娘親走後,葉輕離便時常去大國寺給娘親上香。

這幾年的時間,葉輕離和大國寺的弘智大師成了亦師亦友的莫逆,先來無事的時候就喜歡去大國寺,聽弘智講講經,偶爾下下棋,說實話葉輕離還真是沒有下棋的天分,每次都被殺的片甲不留。

“小丫頭,心思重,顧慮多,這樣下棋豈能贏過老衲?”弘智笑嗬嗬的看著棋盤上屈指可數的黑子,嗬嗬的笑道。

葉輕離無所謂的撇撇嘴:“下棋也不過是找個樂子,輸贏又有什麼好在意的。”手將棋盤上麵的棋子一顆顆撿起。

弘智微微點頭:“能看破輸贏,已是大悟。”

葉輕離不禁頭上冒汗,什麼事看破,如若真能看破,她早就身無牽掛的跑的不見影子了,葉府也好,雲南也罷,縱情山水豈不更好?心裏暗暗歎氣,手裏有一答沒一搭的瞧這玉石的棋子。

“稟主持,平南候來訪。”門口小沙彌的聲音傳來。

葉輕離的身子一震,手上的玉石棋子啪的滑落,眉頭蹙了蹙,平南候莫逸晨嗎?

葉輕離站起身,朝弘智笑了笑:“大師既然有客,輕離先告辭了。”不待弘智答話,已閃身出了禪房。

看著那抹纖細的背影,弘智輕歎口氣,搖了搖頭,“孽障,哎!”

小沙彌看了看閃身出去的葉輕離,又看了看若有所思的弘智,喊了聲“主持?”

弘智回過神,朝他道,“請平南候進來吧。”

“弘智大師安好。”莫逸晨大步的走進弘智所在的禪房。

“侯爺安好。”弘智看著眼前的男人,挺拔俊逸,這兩年更顯得成熟了,兩人是早就相熟的,說話間少了沒必要的客套。

莫逸晨在紅紙對麵的炕上坐下,看了眼棋盤上的殘局,想到剛剛在禪房外看見的那個粉白色的背影,笑了笑:“大師剛剛有客?”

弘智笑著頜首,“很有趣的一個小施主,偶爾來老衲這裏下下棋。”

莫逸晨心下很是疑惑,認識弘智大師也二十幾年了,可不是那種隻因為一個人有趣而閑閑的陪人下棋的,語氣還帶著寵溺,不由細細的看向弘智,“大師什麼時候有這樣的好興致,想必這個小施主不同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