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安心,對這一點學院已經有了計劃,決定除了儒學之外,在分別增加兵學,謀學,法學,墨學,以及侯爺所言之經濟學,唯有三名以上考驗合格,才會提拔任用,以防儒學獨大”李儒這時道。
“好,給了士子們任務,自然也要給獎賞和前途”牛輔後,道:“接下來,本侯估計要動動手了,如今長安士子文人彙聚,還是要先安撫一下人心,明正式傳令下去,凡是各州而來的,但報名之後,不管是否能錄用,皆賜予車馬費,同時宣布下去每年學院的前三名,察舉合格,一律進入朝廷政務堂實習,學有所成之後,凡各地官位有所空缺,率先補缺”
“諾”
“這件事情要把動靜搞大一點,仲宣”牛輔道。
“主公”隻見到來的最後一位儒雅得體,比起吳順和宋剛看上去斯文,俊朗許多,大概三十多歲,皇城司最後一位指揮使立刻站了出來。
王粲,字仲宣,太尉王龔曾孫、司空王暢之孫,自少便有才名,不過真正讓他進入牛輔視線內,乃是因為其為董卓寫了一篇改變名聲的文章,看了那文章之後,牛輔都差點以為,自己嶽父遭遇淒慘,被奸臣所害,文中條理清晰,有理有據,實在讓人驚歎。
賈詡言:“仲宣,有異才也”
因此成立皇城司後,便把他直接要過去了。
這些時間以來,牛輔在關中威望越來越高,也是因為王璨善於對其進行宣傳,賈詡曾經有言,王璨已不適合在皇城司,而應該獨立一部,專門負責用文章,筆杆,增加牛輔的威望。
“你對宣傳極為有心得,這件事情你要多費點心,侍中和都知的事情太多,你要學會自己拿主意,這一次做的好,本侯重賞”牛輔帶著一份期待道。
“請主公放心”聽到這話,王璨立刻道。
“好,另外整個長安,甚至關中,都是我西涼大軍,但對付一些沽名釣譽的老臣,不能簡單的靠殺,那影響不好,依照本侯看,可以運用一下士子們愛國之心,本侯聽那趙彥最近娶了一個十六歲的姑娘,而且還有威逼的行為,這樣行嗎?本侯看那是不行的”牛輔目光冰冷的提醒道。
李儒聽後,立刻道:“請主公安心,臣立刻去安排”
“文和暫時不在,文優你就要多多提醒,幫助一下仲宣,本侯希望在學院正式開幕之前,看到一場浩蕩的行動,讓士子們動起來,那些人依托的不就是士子嗎?那就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大的威望”牛輔道。
“諾”
“動作一旦起來了,傳令京兆府衙,南北禁軍,不可以隨意鎮壓學子,不可寒了士子之心,有問題可以先帶回去,但絕不能打壓士子,誰敢私自動兵打壓士子,就是在打本侯的臉”牛輔嚴肅道。
“諾”
牛輔慢慢站了起來,道:“三公九卿,依照某看,或許可以換一些了”
眾人聽後,立刻道:“尊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