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要搶工期,春節期間,電器城項目將持續施工,淩誌遠考慮到來回的時間,索性也就打算不回去過年,而他的死黨李儒隆,也是跟著決定不回去。
趙啟榮他們的事情,對市裏的班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何匡賢現在已經是江州的市委書記,真正意義上的一把手,可以說他們兩個人在江州這一畝三分地上,算是站穩了腳跟。
原本約好了年三十的晚上,淩誌遠帶著李儒隆,一起去何匡賢那裏吃飯,可是淩誌遠最終並沒有過去,而是來到了電器城項目的場地。
由於春節書傳統節日,年三十晚上,項目現場的兩家公司全部並在了一起,搞了一個大型的聯歡。
朔夜不會想到,縣委書記淩誌遠,居然會過來和大家一起度過這個除夕夜,從最初的拘謹,到最後歌聲嘹亮,可以說淩誌遠徹底的融入了這些人當中。
也正是因為淩誌遠的這才到來,使得整個電器城項目的工期,比省裏要求的交付時間,還提起了兩個多月。
電器城的項目,同時也創造了江州地區的一項紀錄,那就是用最短的時間,打造出了最佳的項目,整個項目耗時一年,零傷亡,一次性驗收通過,不到一個月,電器城的所有商鋪便全部被租了出去。
科苑化工的搬遷也比預期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從前期的建設,到後期老廠區的拆遷等等,一切都是有條不紊的在進行著。
淩誌遠這三個字,在南平可以說是家戶喻曉,就在他到任南平第二年的中旬,他更是找到了市裏的領導,想要再次爭創全國教育先進城市的稱號。
用淩誌遠的話來說,從哪裏跌倒,就得從哪裏爬起來,雖然大家都不說,但南平終究還是因為那次的事情,拖了整個江州的後腿,可以說這是整個南平教育係統的一次恥辱教訓。
市裏對這件事倒也很重視,加之淩誌遠想要辦好這件事的決心,最終答應了他的請求。
當時有人覺得淩誌遠這是瘋了,在南平幹的好好的,為什麼非得要多這個事,搞不好之前積累下來的好名全都得毀在這。
可淩誌遠最終用實力堵住了那些人的嘴,江州最終如願爭創成功,名單揭曉的那一天,整個南平比春節還要熱鬧,大家都知道,懸在他們頭上的那頂帽子,總算可以拿掉了。
轉眼又是一年春節。
淩誌遠依舊還是沒有能夠回去,隻是給家裏打了一個電話,這一年裏,他沒有休息過一天,為的就是能夠讓南平盡快的走上正軌。
這一切的付出,總算是沒有白費,老百姓的好口碑,縣委縣政府的良好工作環境都是他用努力換來的。
多年以後,當淩誌遠站在人生的頂峰,他曾多次感歎南平的這段經曆,而南平,也因淩誌遠,享譽全國。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