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忽然拉著祁瑤的手,說;“孩子,婆婆不會讓那個不孝子害你們的,婆婆就想讓那不孝子看看,他終究是選錯了路,不能一錯再錯了。”
翌日。
楚風軒連夜帶著兵馬從關東趕回京都,京都百姓都紛紛讓出一條道,議論紛紛著。
康寧宮,幾個大臣正候在殿外等著結果,被太後宣見,才陸續走進殿中。太後坐在珠簾後,麵無表情的看著那幾個走來的大臣行參;“臣等給太後請安。”
“諸位免禮吧,哀家知道你們前來所為何事,權王爺既然已經交出了兵權,那這件事必定會追查到底,哀家自然會給諸位滿意的答案。”太後緩緩開口。
公議丞相走上前一步,說;“稟太後,波若人至今不肯退兵,並且已經放話,說若不盡快查清,就向我南晉宣戰啊。”
“楚少將軍已經去往前線了解,很快就回來,何不等楚少將軍回來後再做處理?”太後豈能聽不出公議丞相的意思,這件事擺明了就是質疑太後包庇蕭權。蕭權即便已經交出兵權,可他的影響力似乎不減,
如果不給個說法,這些大臣定會不依不撓。
“太後,臣爾等以為,此事若真不是攝政王所為,那為何不肯讓攝政王去與波若人交談清楚呢?”
“是啊。”
“波若人不相信咱們,他們甚至用關東百姓的性命威脅咱們,若不盡早給他們說法,恐怕……”
太後沒有說話,如今真相沒有能查明,蕭權的嫌疑也是最大,這些大臣是擺明了趁機要她製裁蕭權的勢力。
這讓太後有些為難,畢竟她知道,這事跟蕭權肯定沒有關係,可事發突然,也查不到真相,她一個人相信又有何用?
“太後,孫媳能夠證明,此事並非王爺所為。”
殿外,一道聲音大聲傳來,所有人側目望去,便見祁瑤走進了殿內,行禮;“孫媳冒昧前來,還望太後恕罪。”
“王妃說能夠證明,得拿出讓咱們信服的說法,口說無憑,豈能證明並非王爺所為?”公議丞相眼神稍微一沉,冷冷開口。
祁瑤瞟了他一眼,回答;“那巧了,我前幾日跟公主在街上恰恰遇到了波若幸存的難民,他們的話可以證明麼?”
公議丞相頓時語塞,而其餘的幾個大臣也都麵麵相覷,低聲議論著什麼。太後會心一笑,開口;“王妃方才說,那些被殺掉的波若人中還有幸存的人?”
“回太後,確實沒錯,活下來的隻有幾個孩子跟一個年輕男子,他們就是目睹了波若人被殺的過程,並且逃過了一劫,淪為了京都城的難民。”祁瑤平靜的回答,也不在乎其他大臣的臉色。
“王妃又憑什麼認為他們就是波若人?沒準是偽裝糊弄的呢?”公議丞相不依不撓,倒反問。
“那我想請問丞相,天底下哪個京城的流浪漢會自報家門說是波若人?他們偽裝成波若人有什麼好處麼?就算是偽裝的,為何他們會知道被逐出京城的波若人被殺的事?”
“這好像也有點道理。”幾個大臣點著頭,確實是挑不出啥不對勁的毛病。
“無憑無據,光憑那幾個難民的話,就能讓波若人相信不是王爺做的?”公議丞相嗤之以鼻,拂袖而立。
殿內氣氛有些緊張,而太後的視線也緊落在祁瑤身上,如果她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和證據,不光是她,就連蕭權都很難在這件事上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