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對新城發起的進攻非常的突然,吳國的軍隊原本就駐紮在巢湖以南,接到孫峻進攻的命令之後,所有的舟船立刻是橫跨巢湖,巢湖的北岸登陸,徑直地朝新城撲來。
新城剛剛經曆過百日的血戰,城防設施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因戰功而升任了合肥太守的張特本欲對新城的城防進行大規模的修繕,但新城資源有限,所有的戰略儲備都在戰爭之中消耗一空了,張特隻能求助於諸葛誕。
而諸葛誕對於重修合肥新城卻不那麼的熱衷,這個時候的諸葛誕,早已是心生二誌,他把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淮河防線上,那兒將是司馬師可能的進攻方向,至於和吳國接壤的合肥重鎮,對於諸葛誕來說,都已經列入到了棄守的範圍了,甚至都考慮將它送給吳國來換取援助了,還重修它幹嘛?
所以張特再三地上書給諸葛誕,諸葛誕卻總是推四諉四,遲遲地不肯給張特撥付軍需物資,眼看著冬季就要來臨了,新城的修繕卻始終無法進行,張特縱然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張特也是無可奈何。
不過吳國發生了內亂,主戰的諸葛恪被殺,吳國的局勢陷入到了混亂之中,張特也就理所就當地認為吳國暫時是不會發起進攻了,至少在今年以內應該是不會有什麼戰事發生了,就算新城今年的城防沒有修繕完成,但也不打緊了,待到明年春來之際,再修也不遲。
但是沒有想到吳國的這一次進攻竟然是如此地突然,事先沒有任何的征兆,數萬大軍就突然跨過巢湖殺了過來。
東吳的水軍擁有著魏軍難以匹敵的優勢,所以在水路上,魏軍是難以設防的,以前的合肥舊城,距離巢湖太近,吳軍一登陸就可以進行攻城,進退自如,所以滿寵在鎮守淮南的時候,新築了合肥新城,這樣距離登陸點才遠了一些。
便再遠也不過是三十多裏的距離,這次張特根本就沒有料到吳軍的進攻會如此地突然,所以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而且新城的城防到現在還是破破爛爛,雖然經過一些修補,但完全達不到高強度戰鬥的需要,所以張特隻能是派人向諸葛誕火速求援。
但諸葛誕那邊非但不發援兵,而且還給張特下令,要他率軍立刻撤離新城,退守壽春。
張特理所當然地予以拒絕了,他是合肥太守,怎麼可能會臨陣脫逃呢,上次新城之戰的時候,張特也是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堅守了新城百日有餘,諸葛恪無計可施,慘敗而歸。
那次的大勝,倒是為張特賺足了名聲,也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張特也破格地從牙門將軍提升到了合肥太守的職位上。
但張特的職位高了,新城的狀況卻沒有得到任何的改善,原本新城的守軍尚有七千人,但戰役過後,人數已經銳減到了不足三千人,按理說編製空缺之後,諸葛誕那邊就應該及時地給張特補充新兵,維持新城守軍的滿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