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師姐的劍無彈窗
錦繡坊織造室。大官人【全文字閱讀..】樂—文獨眼龍造型的瘦小少女在一座大型織陣前跪地而坐。織陣的八角鑲嵌著顏色質地各自不同的八塊晶石。
楊夕兩手搭在膝蓋上,一臉的為人師表。
“織女,是修士中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有據可查,上古時期,仙凡不通時就已經有了織女。
“典籍記載,當時有一位年輕的織女偷偷溜到凡俗人的村落中玩耍,在洗澡時被一名凡人放牛郎偷走了她的霓裳披風。那個時代的織女與今天多有不同,她們戰力強大,毀天滅地,多以霓裳披風為本命法寶。年輕的織女為了奪回本命法寶,幾乎追殺那個竊賊放牛郎到海角天涯。但是那放牛郎陰險狡猾,投靠了一位法力高深的青牛妖。兩大強者鬥法,凡人就遭了殃,大地開裂,海水倒灌,凡間一片生靈塗炭。
“後來,當時織女中的首領,西華派掌門人瑤池聖母對自己禦下失職十分自責,用十八隻喜鵲妖的魂魄練出地鎖,架在大地的裂縫之間,這才阻止了大陸的繼續分崩離析。但是瑤池聖母心力消耗過度,不久便坐化了。昆侖山西華一脈道統,由此逐漸凋零。
“待到幾萬年後,才有了昆侖劍派的崛起。織女的根基也逐漸遷移到了東荒蓬萊島上。然後仙凡互通,修仙盛行,西華派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織女工會,織女成了一個遍布大江南北的修士職業。”(注1)
楊夕板著臉,脖子以下全包在漆黑的鬥篷裏,扣子一直係到下巴。這陰沉沉形象倒是稍微給她增加了一點拒人千裏的嚴肅,不顯她年輕臉嫩。
“上古織女的道統雖然失傳,霓裳披風的傳統卻是保留了下來,成為了織女身份的象征。大官人披風的製造水平,則成為織女工評定織女資格的主要依據。
“今天就由我來指導各位織造屬於自己的霓裳披風,我錦繡坊已經十年沒有學出過不合格的織女,各位可要多多努力,繼續保持。”
楊夕的對麵,二十幾座小型織陣後,各自跪坐著一名花樣年紀,姿容秀美的姑娘。這些都是錦繡坊即將出師的準織女。
其中絕大多數比楊夕年長,更有不少修為也要高過楊夕。若在錦繡坊外,楊夕少還要恭恭敬敬叫一聲“前輩”,在錦繡坊內她們卻一律要對楊夕執弟子禮,更要稱呼一聲“夕娘子”。
然而今天,學生們卻不似往日一般規矩,織造室平靜的表象下,隱隱有暗流翻湧。
“哎,你們聽說了嗎?錦繡坊的事兒!”
“怎麼沒聽說,我這兩天正上火呢。我是日夜擔心,就怕錦繡坊給咱們停了課。”
“就算不停課,又能好到哪裏去?學出來也沒了工作。現在整個東洲,哪個織坊不是恨錦繡坊恨得牙根癢癢,還能接收咱們?”
“我到覺得不一定,他們這次聯合起來對付錦繡坊,無外乎是眼饞錦繡坊的技藝。若是錦繡坊散了夥,還不得擠破頭的來搶人。”
“正是呢,蟬聯了四年東洲第一錦,哎,錦繡坊實在是太樹大招風了一些,又沒有背景,哪能不招人記恨?”
“其他織坊就算了,人家也是為的競爭,可織女工會這次的行事,真真讓人看不起。”
“那個……你們最近……有沒有聽說,織女工會要取消夕娘子的織女資格?”
“理由呢?小夕娘子修為是低了點,可織造的技藝那是頂頂好啊?”
“說是夕娘子以前好像……是個……是個鼎爐。超級拍賣行”
楊夕敏感的發現,學生裏不少人看她的眼神莫名帶了幾許探究。不由微微詫異,都是苦學多年才從眾多女修中掙出頭來的,臨門一腳,怎麼反而懈怠起來?
她講得有點口渴,下意識去拿幾案上的水杯。
空的?
這錦繡坊的仆役是越來越懶了。應該讓鄧大爺扣他們月錢。
“霓裳披風,通常帶有濃重的個人風格。想在這簡單一件披風上展示自己織造的全部技藝,自然是要在設計上多花些心思的。
若有修為深厚者,可選擇使用耗時最久的銅錢布,以示自己能堅持長時間高強度的織造工作;
若有擅用織陣的,可選擇用色較多的彩錦,配以複雜圖紋,以顯示自己精於控製,而且井井有條;
有靈力控製精巧的,可以選擇最薄的蟬翼絹,用堆織法織出雲霧繚繞的效果,既美觀,又顯技藝……”
窗外傳來一聲尖利的叫罵:“織女工會好大的麵子,連高利貸都歸你們管了?”
楊夕的聲音,一頓。
金巧巧,錦繡坊排名第三的織女。
3
錦繡房主顏紅嬌是個奢侈而張揚的人,為了配合她的喜好,錦繡坊十八間織造室均以烏木為牆,堇色靈絹作為落地窗紗,黃色靈帛做落地門簾。微風吹過,如夢似幻,每一個來參觀的人都覺得如入仙境,風雅得很。
然而靈帛為門卻也有個壞處——不速之客們總是能來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