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顛峰張儀又出錯(2 / 3)

孟嚐君高聲大笑道:“張兄,來,你的百年趙酒!幹!”

“對!你的百年趙酒,幹!”兩碗一照,兩人便咕咚咚一氣飲幹了。

“好爽快!百年趙酒!再來再來。”又連連飲幹了三碗,孟嚐君方才嘖嘖品咂著一臉困惑道:“不對呀,這,這趙酒?如何是冰涼酸甜?”

“對呀,這趙酒如何冰涼酸甜?問邯鄲酒吏!”張儀篤篤跺著鐵杖。

看著兩人醉態,緋雲咯咯笑道:“吔——!這是冰鎮的老秦米酒,還酒神呢。”

孟嚐君哈哈大笑:“好!便是這百年冰鎮,正當其時,天下第一!再來!”

“對!百年冰鎮,天下第一!再來!”張儀立即呼喝響應。

片刻之間,兩人連幹六碗,胸腔中那股熱辣辣的火苗終於平息了一些,卻都是滿麵紅光歪著身子靠在牆上。張儀啪啪的拍著長案:“孟嚐君啊,你轉悠上個把月,等我手邊事了一了,我便與你同去臨淄一遊了。”孟嚐君嗬嗬笑著連連搖頭:“蘇秦剛到齊國,你便要去攪和,生生讓蘇兄不得安寧麼?”張儀臉色猛然黑了下來:“孟嚐君,你說說,屈原暗殺張儀,與我這位師兄合謀沒有?”

孟嚐君哈哈大笑,笑著笑著便倒在地氈上打起了呼嚕。張儀歪著身子,敲敲長案兀自笑道:“好你個孟嚐君,打呼嚕搪塞我,我追你夢中,也要問個明白……”頭一歪,竟也呼嚕呼嚕的去了。

次日午後,孟嚐君方才醒來,梳洗用飯後便來書房找張儀說話。書房外遇見緋雲,方知張儀清早便進宮去了,目下還沒有回府。孟嚐君不禁驚訝張儀的過人精力,更是敬佩秦國官員的勤奮敬事。若在齊國,因邦交周旋而醉酒,大睡三日也是理直氣壯的,任誰也不會來找你公幹。一個丞相都如此勤謹,秦國官員誰敢懈怠國事?舉國如此勤謹,國家豈有不興旺的道理?驀然想到齊國,想到山東戰國,孟嚐君頓時覺得心裏沉甸甸的。

此時的張儀,卻在宮中與司馬錯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丹水大戰後,秦惠王深感國力仍然欠缺,與楚國新軍一次惡戰便有吃緊之感,如何能與山東六國長期抗衡?張儀與司馬錯回到鹹陽後,秦惠王便下令幾個肱股大臣認真謀劃,如何大大增強國力?如何重新打開僵局?今日朝會,便是聚議這件至關重要的大事。參加的除了張儀、司馬錯、樗裏疾、甘茂,秦惠王還特意派內侍用軍榻抬來了白發蒼蒼的王伯嬴虔,讓他安臥在炭火明亮的大燎爐旁聽一聽。

樗裏疾是實際主持內政的右丞相,先簡約的稟報了秦楚大戰後的國力狀況:秦國雖有六郡三十八縣,人口三百餘萬,但北地、上郡、隴西三郡,為抗擊匈奴與諸胡,曆來不征兵員、不繳賦稅;關中兩郡與商於郡,是秦國抗衡山東六國的實力來源,三郡人口將近兩百萬,可成軍之壯丁足額為三十萬;秦國三座糧倉存糧一百餘萬斛,若無賑災之急,可供三年軍食;鹹陽尚坊存鐵料九萬餘斤,僅可鑄造兵器一萬件左右;國庫存鹽三萬餘擔,大體可供兩年國用。

末了樗裏疾道:“據臣測算:要抗衡山東,成就統一大業,新軍兵力至少當在五十萬。而以秦國目下之土地人口財貨鹽鐵糧草等諸般狀況,縱可成軍三十萬,也無法支撐三年以上。若加重賦稅、擴大兵員,則自壞法製,為今之計,必須在‘拓展’二字著力。”

生性詼諧的樗裏疾,今日竟是封著黑臉沒有一絲笑容。盡管大臣們也都大體知道這種實情,但被主政大臣板上釘釘的用一連串數字亮出來,依然是人人心驚,殿中竟一時沉默。

“拓展?”秦惠王在王案前來回轉悠著:“倒是不錯,可是向哪裏拓展?想過麼?”

“臣尚無定見。”樗裏疾道:“丞相洞悉天下,此事當請丞相定奪。”

張儀是首席大臣,又是對天下了如指掌的縱橫大家,秦惠王與大臣們自然都想聽到他的長策大謀。樗裏疾一說,秦惠王便笑了:“那是自然。丞相就先說了。”

“臣啟我王:”張儀拱手道:“秦國開拓,須得合乎三個條件:其一,此地與秦國相連,否則難以化入;其二,土地富裕,物產豐饒,否則反成累贅;其三,國弱兵少,可一攻而下,無反複爭奪之憂。”

“好。”秦惠王微笑拍案:“便是如此三個條件,丞相瞄到了何處啊?”

“韓國!”

“韓——國——?”樗裏疾、甘茂與軍榻上的嬴虔幾乎同時驚訝的瞪起了眼睛,隻有司馬錯不動聲色的坐著。秦惠王隻是望著張儀,顯然是要他繼續說下去。

“韓國與秦國相鄰,非但有宜陽鐵山、大河鹽場,且是平原糧倉,更有兩百餘萬人口。此為滅韓之實利!韓國力弱,可戰精兵不過五萬。目下合縱破裂,山東戰國自顧不暇,韓國無救援之兵,定可一鼓而下。此為滅韓之可能。”張儀說得激動,順勢站了起來:“再說滅韓之遠圖:一旦滅韓,秦國在關外便有了殷實的根基,將對山東戰國以巨大震懾,促成統一大業早日完成。張儀以為,目下攻韓,正當其時!”

殿中一時肅然沉默。白發蒼蒼的嬴虔竟激動得喘息起來,當當的敲著燎爐嘶啞著道:“說得好!有魄力!滅一韓國,天下震恐,不定山東就忽喇喇崩了。”

此時秦惠王表現出了難得的定力,看著其他幾個沒有說話的大臣,他緩慢的踱著步子道:“此時生死攸關,不能踏錯一步,都說話了。”

樗裏疾又嘿嘿笑了:“要攻城掠地,黑肥子還是先聽聽上將軍說法了。”

“臣初謀大政,也想先聞上將軍高見。”甘茂立即追隨了樗裏疾。

“也是,打仗便要靠上將軍了。”秦惠王笑道:“司馬錯寡言多謀,就說說了。”

一直沉默的司馬錯,謙恭的對張儀拱手做了一禮:“丞相鞭辟入裏,所說拓地三條件,司馬錯至為敬佩。然則,司馬錯以為:不宜滅韓,而應滅巴蜀兩國。”

“巴——?蜀——?”一言落點,又是波瀾陡起!樗裏疾竟比方才張儀提出滅韓還要驚訝困惑,本來想笑,卻莫名其妙的變成了兩聲長長的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