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她必須死(1 / 2)

武王伐紂後,做出了種種舉措來穩固著經曆過動蕩的天下,更是要來穩固自己的統治……供與求1049年,周武王即王位。同時,他還命令召公釋放被囚禁的箕子和被關押的貴族;令畢公把囚在牢裏的國人釋放歸裏,恢複自由。修整商容故居,並且設立了標誌;讓閎夭培高王子比幹的墳墓;命令南宮括散發了鹿台的錢財,打開钜橋的糧倉,賑濟饑餓的殷民。這一切措施都表明要反殷紂之道而行之,給受殷紂殘害的人平反昭雪,大力爭取殷人。

周武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采納了周公對商民進行安撫以穩定天下形勢的辦法。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親屬和功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如封薑尚於營丘為齊國,封周公於曲阜為魯國。他還紂王子武庚留在商都,封為殷侯,這大大安定了商的遺民,減少他們的敵對情緒。與此同時,他又釋放囚犯,賑濟貧民,大力的發展生產。采取了以殷治殷,分而治之的辦法,安撫殷商遺民。他封紂王之子武庚為殷侯,繼續治理殷民。同時,將殷商王畿(京城周圍千裏)內之地分為衛、庸、邶三個小國,封自己的三個弟弟分別治理,負責監視武庚,號稱“三監”。

采取封邦建國的方略,實行對全國的統治。為了吸取商朝滅亡的教訓,治理好國家,武王專門把箕子接來鎬京,虛心請教安邦治國之道。根據箕子講述的道理,他同薑太公、周公旦等商議,決定將古時已有但還未完全形成的宗法製度進一步完善和確定下來。即把全國分成若幹個侯國,由周天子分封給在滅商大業中做出了貢獻的姬姓親族和有功之臣;各諸侯可以擁兵,但必須隨時聽從天子調遣,定期向天子納貢、朝賀;允許封侯世代承襲,並可在封國內分封卿、大夫;天子對諸侯有賞罰予奪之權,對封國中分封卿、大夫也有權過問。

此等種種,讓原本滿目狼藉的國家變得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在即將來臨的寒冬中,像是吹來了一場動人的春風。隻是,勵精圖治的君主,並非隻是一心一意的投注於治理天下之中。更多的困難還在等著他,比如內宮……“立後一事,暫且再議,先退朝吧。其他的事情,就先交由太師和旦弟處理吧。”他疲憊的聲音在大殿之上響起,姬發一身明黃色的冕服,遊龍,祥雲,團鳳,精益求精的繡藝。正經危坐著,頭上的明晃晃的天冠垂下了一排南珠和碧玉,珠聯璧合。如玉的麵容,卻是隱逸在一排南珠後,照得發亮,卻是多了幾分威嚴。

議政不過一個時辰,姬發星子般亮堂的眸子就漸漸的黯淡了下來。更逞論是提到了立後這等事情。現在的姬發終於漸漸的知曉了,做帝王的疲憊。當他登上這個位置的時候就應該知曉了,他能夠擁有多大的權力,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若是讓他已經逝去的父候知曉他一心一意的要登上這個位置是為了什麼,或許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生吧。相比之下,姬發深深的覺得,自己久未相見的弟弟姬旦比自己更加適合坐上這個位置。那個成熟內斂,又行事穩重的弟弟。除了他那隨時隨地散發著冰冰冷冷的氣息,還有不愛說話的個性,其他的都是百裏挑一的好。

“是,臣等遵命。”大臣們見王座上的帝王如此也不好再多說些什麼。但是,坐在首位的頭號功臣薑子牙卻出聲攔住了這位新上任的帝王姬發的去路。“大王,還有一些事情老臣想跟你商討。可否……”姬發正走下高高的台階,突然就頓住了。看了一眼頭發已經花白的老人,卻還是威嚴之中帶著慈祥。薑子牙一直對他是保護著的,甚至是鞠躬盡瘁。旁人的話姬發可以不聽,但是任何時候薑子牙的話姬發至少都要聽上幾分的。“自然是好。太師隨孤王來吧。”姬發點頭說道。薑子牙不經意的一抬頭,看見如今已經成為了帝王的姬發,不得不有些感慨,如今的這威嚴萬千的人,還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小世子嗎?

移步換景,姬發故意沒有選擇一個氣氛暗沉沉的禦書房或者是自己的寢宮,反而是走到了禦花園。雖然又到了一年的晚秋,但是禦花園卻不似往年的繁華錦盛。因為朝代的更迭,很多事情也發生了變化。帝辛對王宮的要求的處處繁華精美,而新的帝王,對這些東西卻是置之不理。他想的是,花開花落都有時節,何必強求。可惜,他卻想不透那更加深沉的層麵。花期不能強求,那愛情何不是一樣的道理?“世子果真是……長大了……老臣看著世子……哦不,大王。老臣看著大王這燁然若神人的模樣,就好像是看到了當年的侯爺啊。侯爺一開始就說過,大王肯定是能夠成大事的人。果然,今天老臣終於是見到了,也等到了這一天。若非老臣還有餘願未了,老臣就是歸隱牧田也沒有什麼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