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槍炮火燭!”
一邊擺著早飯,一邊回答著詹天佑的問題,李大成沒把他當外人,遞了盞熱茶過去,他也坐了下來。
“二爺是要在山東各地建糧倉吧?眷誠以為,除了百萬倉之外,十萬倉、萬石倉,隻用普通的房屋,抬高一下地基就好,這樣既省時省力,耗費也小。”
糧倉在詹天佑看來,也就是幹燥一些的屋子而已,沒必要要求這麼高的,李二爺想要不懼槍炮的糧倉,這有些苛刻了。
“眷誠,你知道我的,我是振威軍出身,做事的時候,多半都要依著作戰來的。
山東這地方,麵朝大海緊鄰東洋,既是北方的鎖鑰之地,又是南北銜接之處,一旦山東被克,京津蘇浙危矣!
甲午一戰,東洋人自威海衛登陸,頃刻之間,波及山東半島,兵鋒直抵膠萊青沂四府。
我乃軍旅出身,建糧倉就要考校一下山東的防務,所有糧倉,務必向海而建,除可做倉房之用外,到了戰時,這幾千處糧倉就是扼守山東的幾千處要塞。
糧倉選址,俱在各州縣鄉鎮的陸路要衝之地,我在山東,無論是東洋鬼子還是西洋鬼子,想要肆虐山東,不是不成,但需要他們以血灌地!”
對於詹天佑,李大成也不做隱瞞,直接說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意圖,未來不可測,誰知道山東會不會經曆兵災呢?別人的防區,李大成不管,但他立足的地方,不是中國人想要拿槍上岸,可以,但要拿屍體鋪路!
“二爺眼光長遠,眷誠不及,若是這樣,就隻能用青磚石條三合土了!”
聽了李二爺的說法,詹天佑欽佩的點了點頭,如同黃島一樣,這位二爺做事,先是為國著想呐!
“青磚石條三合土,那我問你做什麼?
昨晚我讓人估了估,兩千餘處糧倉,以占地十畝來計,大倉一座,店鋪三十間、貨倉三十間、起居三十間,前後圍牆一圈,地麵夯實,全用青磚、石條、三合土,一處僅物料至少耗銀兩三千兩,兩千處就是六百萬呐!
這銀子可不是大風刮來的,我的想法是,用糧食換人工,就地取土做夯土的大倉、屋舍,除了一些必要的木料瓦片青磚條石之外,盡量不用費錢的物料。
隻做這些,一處差不多有五百兩就夠了,六百萬跟一百萬,這裏麵的帳,大差了!”
扳著手指頭給詹天佑算了一筆賬,李大成也拿出了他的要求,修碼頭、鐵路是要付工錢的,但在鄉鎮,隻要管吃住,再給點糧食,工人有的是,建造糧倉、店鋪,人工的花費很小,主要的花費是物料,除了購買物料之外,運輸的成本也很高,就地取材,無疑是最簡單最省錢的路子。
“那就用簡製的三合土,據德國李氏所著山東礦產分布圖,山東一省都有石灰石分布的,不用河沙也不用黏土,取石灰石碾碎,跟土料雜合稍微夯實就好,幹結之後,也是相當堅固的,此法還可用於修路。”
提到了德國李氏的礦產分布圖,詹天佑臉上的神色一黯,身為土木工程師,自己國內的礦場分布圖卻是德國人李希霍芬在幾十年前編纂的,恥辱啊!
“牆厚三尺如何?”
李希霍芬的山東礦產分布圖,李大成也看過,他也知道詹天佑心中的無奈,當初這位實幹家修路的時候,國外的工程師們不一樣沒什麼好話嗎?
雪恥,無須說,隻須做,要麼做出豐功偉績,要麼殺得血成河、骨堆山,做到了這些也就雪恥了,做不到,說的再好、再響,屁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