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老李的大致路途,李大成也就不擔心了,最怕的就是號不準對手的脈,號準了,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即可。
對李大成而言諸洋鬼子之中,有威脅的是三家,英國鬼子、日本鬼子、老毛子,德國鬼子隻是不錯的合作對象而已,威脅還談不上。
“二爺屈尊來山東,事情自然辦得越快越好,杏城直接陪二爺去膠州府丈量土地可好?”
“也好!那咱們先進德州?”
“這是自然!”
轉一轉山東,對李大成而言,沒有誰先誰後之分,先走膠州府也成,在膠州府圈定了土地,後續的事情更好辦。
楊士琦本就是從德州來的,一行人前往德州,自然順風順水,德州是山東大邑,越是靠近城池,人氣越旺,隻是這種旺盛的人氣,李大成寧願沒有。
“杏城,這德州不怎麼樣呐!”
看到城池之後,李大成的眼中也多了許多的難民,有些雖說不是難民,但穿得比乞丐也好不到哪去,大冬天赤腳蹲在地上賣棗的人也不少,小小的一籃棗,恐怕也賣不出幾個饅頭錢吧?
“二爺,山東本就人多,這些年又連年遭災,可謂是餓殍遍野呐!
災民太多,朝廷的賑銀、賑糧又實在是不多,底下的州府也沒法子呐!”
李二爺的問題,讓騎在馬上的楊士琦有些愕然,按說這位爺應該沒這份兒心思才對啊!
“袁世凱不是要在德州建機器局嗎?以工代賑的法子不成嗎?”
這話,李大成也就是這麼一說,老袁要是真有那份善心,就不是老袁了,即便有,這銀子哪裏來?難道自己掏腰包嗎?
“機器局太小,用不了如許多的難民呐!再者,建機器局的銀子,至今還沒有著落,天津那邊發來的機器,依舊在露天地裏晾著呢!”
“哦……缺銀子,我借給他幾十萬也不是不成!”
“那感情好!之後一定如數奉還!”
“想什麼呢?借錢豈能沒有利錢?如數奉還,你還真是會做買賣。
喏!這是兩千兩的銀票,差人弄上幾個粥廠、饃鋪,讓這些人吃頓飽飯。”
雖說不想施舍,可看著那些大冬天裏衣不蔽體的人,李大成還是有些心軟,從馬車的窗戶口,遞出了一張兩千兩的銀票,讓楊士琦安排德州官府的人賑濟災民,至於銀子的安全,李大成不擔心,這麼多的難民,缺的就是銀子,誰要是敢在他的銀子上下手,他也不介意去抄家滅門的。
“二爺,這……”
“銀票是彙票,在山東好使!”
見楊士琦猶豫,李大成以為他在質疑銀票,他這一路走來,都有李誠有的人為他兌換銀票,用假票,他還丟不起那個人。
“二爺,不是銀票的事兒,冬春之際糧食緊張,兩千兩銀子,若是秋後足夠買兩千石粗糧了,現在,一千石也買不到,而且,一千石糧食,也很難買得到!”
楊士琦的話,也是實話,有些時候不是你有銀子就能買到糧食的,這就跟李大成在京師時玩的一樣,買的越多糧食越貴。
不是糧商,你想突兀的插進糧市,那就等著被宰吧!現在手裏有糧的可不是官府,而是地方的大地主、大糧商們,越是災年,這糧商的買賣越是好做,今天一兩明天五兩,對糧價而言,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兒?
官府?官府是有控製地方糧價的職責,可這個時候,官府跟糧商那是穿一條褲子的,打壓糧價?他們不哄抬糧價就不錯了。
“哦……明白了,書文,你帶上一百人,找幾家大地主,用這兩千兩銀票,去買兩千石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