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極北進(中)(2 / 3)

停手之後,李大成也不給眾人質疑的機會,直接就將話題轉移到了拳套之上。

“可以出全力而不用擔心傷人,帶著這個東西雖說有些不便,但切磋起來,可以盡興的。”

好奇的看了看裹在手上的棉衣,李書文也有些驚訝這東西的作用,剛剛切磋的時候,他用了至少六七分的力氣,可對李大成造成的殺傷,卻有限的很,即使擊中了,也隻能讓李大成打個趔趄而已。

“諸位,若是軍中能用這個法子切磋,不僅可以讓士卒更快的學會拳法,而且可以在切磋之中鍛煉膽氣,有了膽氣就有了對敵的勇氣,沒了拳套的束縛之後,隻要打的位置合適,赤手殺人不難!

除了拳擊之外,洋鬼子在刺刀上也有相當的造詣,去給我找兩根五尺的硬棍。”

刺刀,才是戰場肉搏的主要武器,八極六大開雖說是拳法,但武器是拳腳的延伸,這話是不錯的,將六大開與刺殺之法結合,也是李大成早就在謀劃的事兒了。

依舊用棉衣裹住硬棍,李大成與李書文又玩起了刺殺,跟神槍李書文玩槍,李大成很難占到優勢,雖說李書文練得是蠟杆兒大槍,但硬棍在他手裏,也跟蛟龍一樣,極難對付。

李大成雖說在刺殺之中落了下風,但就那麼兩三下的刺殺之法,也有相當的殺傷力,有幾次堪堪刺中了李書文的要害位置,前刺不中,槍尾橫掃也有相當的殺傷力,兩三步之內,即便是李書文這樣的高手應對也多少有些慌亂的。

“這就是洋鬼子的刺殺之法,不求招式精妙,但求一往無前,好手應對,也是相當麻煩的。”

耍大槍,李大成與李書文差了太多,雖說交手隻是五六下,但李大成的雙腕有些隱隱發麻,這還是李書文留手的緣故,若李書文全力應對,隻怕自己是根本擋不住的。

“硬杆槍,倒是可以參照一下虎槍營的法子。”

先是拳擊,後是刺殺,怎麼說的怎麼來,李大成用奪人眼球的手段,化解了楊班侯給他下的套,這個時候的楊班侯也沉浸在應對招數的思索之中了,他有過京營兵的經曆,硬杆槍的搏殺之法,大清不是沒有,虎槍營用的就是硬杆槍,而且手法也有其獨到之處。

這個時候,楊班侯的話也無人應承,多半人還沉浸在對拳擊的琢磨之中,靈活的步法、敏捷的出拳、隨意的組合,拳擊這種搏擊運動,對一般人來說吸引力不大,但對這些武術界的行家來說,就有些大巧若拙的意思了。

在場的大多數都在琢磨著出拳的套路,刺拳、直拳、勾拳、擺拳,輔以步法,這樣的組合隻能用無窮無盡來形容,一些宗師人物所說的化繁為簡,不就是這麼個意思嗎?

再想想李大成使出的那幾招簡單的刺殺方法,許多人都不敢小看這個李二爺了,無論是拳擊還是刺殺,這都不是一般人能想出來的,普通人練上十天半月,就能用這個打人、殺人了,這也是名家們與普通人的區別,普通人看的是威力,而名家們看的是根本。

無論是李大成使出拳擊還是刺殺,都是後世經過無數人整理過的東西,說是大巧若拙也不為過,這些東西放在直隸的這些武林名家眼裏,確實是有其震撼性的。

“張門主,可否讓書文演練一下六大開呢?”

有了楊班侯的稱兄道弟,李大成的輩分也漲了一大截,這個時候是不好叫張老哥或是直呼其名的,見眾人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樣子,李大成覺得火候差不多了,該到了八極門拿出六大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