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幀,運河修整,難點在哪?”
見了周幀,李大成直接就開始發問,他的一些想法,也要靠周幀的回答來成型,巡視山東河段,周幀做的很快,其實許多事兒是不用去做的,隻要將山東各州府,累年請求朝廷撥款修河的折子拿來一看,山東的河道情況也就有了。
“難在水量!難在臨清!”
周幀的回答客觀,但太不詳細,水量的關鍵應該是黃河,至於臨清究竟難在哪?不詳細聽聽,李大成也不清楚的。
“詳細說來!”
“黃河奪泗,北移數百裏肆虐數千裏,淤塞、淤毀山東河道無數,致使山東南段缺水,北段無水,這是難在水量。
臨清若龜背,南北落差百餘尺,運河自臨清一上一下,所用船閘四十餘,若要通五百噸駁船,太難!幾不可行!”
聽了周幀的回答,李大成的心裏也就有了大致的框架,山東段運河水,大半依賴黃河,這事兒好辦,難辦的是臨清這個龜背地。
“鑿通臨清可行與否?”
李二爺一句話,就要穿山過嶺,聽了這一句話,周幀先是一怒後是一喜,最後隻餘無奈。
“二爺,說法可行,但實行不了!
工量太大,隻怕十萬壯丁,十年也難鑿穿臨清啊!”
大運河在臨清一段,過的是丘陵,先上再下,這一上一下遏製住了大運河的運量,四十多船閘讓臨清段運河,有了閘河、閘漕之名,鑿穿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可曆朝曆代為什麼不鑿穿呢?工量太大,仰而生畏呐!
周幀一怒,那是因為李二爺張嘴胡說;一喜是因為這個法子確實可行,一旦鑿穿臨清,大運河便是入海之龍,南來北往再無羈絆;滿臉無奈,還是因為工量太大,十萬人十年功,恐怕也難以鑿穿臨清呐!
“哦……照你的說法,十萬十年,那一百萬就是一年嘍?若老子弄上千萬壯丁,豈不是一月就能鑿穿臨清?”
“二爺,不是這麼說的,鑿山開石不易,即便真有百萬壯丁,隻怕也要五七年的時間。”
“愚蠢!開山隻能用手鑿嗎?火藥是幹嘛使得?
我再來問你,鑿穿臨清是否可行?”
“可行!”
“那不就結了,讓人準備方案,鑿穿臨清,人力物力,老子來解決,還是一兩年的時間,必須要貫通大運河!
若鑿穿臨清,運河山東段,需要河閘嗎?”
“若穿臨清,河閘可去四十之多,其餘幾處,若按照此法,也可不用船閘,這樣一來,山東段,隻用船閘三五處即可!若是謀劃好了,一處船閘不用也未必不行!”
李大成不顧工量的鑿穿之法,可以消去大運河臨清段的所有船閘,依著這個法子想了想,周幀覺得,山東段的許多船閘,都可以取消,隻是這樣一來,工量就更大了。
“就按此法來,若能鑿穿,就用鑿穿之法,運河之上船閘越少越好!
臨清解決了,就剩黃河了,這個更簡單,當年黃河從哪裏決口,咱們就從哪裏整修,哪裏的河道淤塞、淤毀,咱們就重修哪裏的河道。
黃河泥沙量大,這個也可以解決,破開河道、開湖掘塘沉降泥沙,再索黃河泥沙的源頭,在上遊解決泥沙問題,最簡單的法子就是築壩擋沙。
此次修河,工量、河段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時間,最多兩年之內,必須要貫通大運河,銀子、物料的事情,都無須你們費心,老子說了這些,周幀你有幾成的勝算?”
做大決策,不難!難得是如何執行下去,這次修河有和約做擔保,許多瑣事,都會被洋鬼子解決掉,剩下的技術問題,隻要解決了水量跟臨清這兩個,大運河的修整,也就可以開始了,畢竟這隻是修整而已,雖說動作比新修都要大,但是,許多技術問題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