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離開兩人的小院,在半路上,李大成遇到了虎虎的孫家丫頭,這丫頭怕是早就在這裏貓著自己了吧?
“幹啥去了?”
“她們兩個最近有些悶悶不樂,我去安慰了一下。”
“我還有些悶悶不樂呢!你咋就不安慰安慰我呢?
去山東也不帶我,恨死你了!”
“丫頭,她倆不易!多擔待一些。”
“哼!壞種兒,就知道說些讓人心軟的話,給你熬了梨膏,過去喝了吧!”
對於兩個嫂子投入大成哥的家門,孫家丫頭多少也是有些怨氣的,但孫老頭子的善後工作做得好,李大成也沒受多少責難,順順利利的過了這一關。
“丫頭!你說那倆孩子,是叫我姑父好啊?還是叫我爹好?”
一路慢行,李大成也沒忘了打趣孫家丫頭,這話說完,走在前頭的孫家丫頭打了個趔趄,差點滑倒,李大成快走一步,扶住了孫家丫頭。
“壞死你得了!
怎麼盡想好事兒,當然叫姑父了!”
不輕不重的在李大成腰間擰了兩下,孫家丫頭皺著鼻子,不斷的向李大成露出凶狠的眼色。
“嗯!姑父好!你說這倆孩子將來是學文好呢?還是學武更好?”
涉及到兩個侄子的前途,孫家丫頭也一臉的莊重,想了半天,她也沒想明白是學文好呢?還是學武好?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按說是應該學文的,但現在的世道不好,學武可以有一技傍身,可想到學武的哥哥,孫家丫頭又認為學文安全一些,可想到了世道,他又覺得學武更好一些了。
“大成哥,我也不知道該學什麼好?你說呢?”
“傻子!當然是文武俱全了!”
“呀!又逗我!你這壞到骨子裏的壞種兒,不逗我你是不是渾身不痛快啊!”
“對嘍!”
“踢死你算了!”
一路開著孫家丫頭的玩笑,李大成跟她來到了宛如的院子,在兩人的注視之下,美滋滋的喝完了一碗梨膏,又吩咐兩人將貂裘衣褲改成清軍號衣的樣式,李大成晃晃悠悠又找到了顧其行,說的是費繩甫與王勇欽的事兒,此去山東帶上費繩甫不是什麼壞事兒,除了能照顧自己的傷勢之外,正在籌建的醫府,或許也需要江蘇費氏的鼎力相助。
安排完了這些,李大成還有最後一家要走,那就是京津的武林名家們,也就是王五那群人,為了保證桂順的安全,李大成這次去山東不打算帶著王五等人,他們現當時留在京師的作用更大一些。
開武館或是建中華武士會,需要遴選一批學童,這些學童將從醫府第一輪遴選的淘汰者之中選出,人雖說沒有三六九等之分,但在有些方麵還是有區別的,有的人適合學文,有的則是練武奇才,李大成也想所有學童都學醫有成,成為一代名醫,可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事兒。
到了王五等人的院子,人並不在,隻有一個當值的程有龍在。
“有龍,五哥他們去哪了?”
“二爺,完縣的孫師兄來了,家父帶著五爺過去切磋了。”
“孫師兄?”
“嗯!完縣的孫祿堂師兄,他這些年遍走南北,學了一身的本事,想要跟家父與眾位前輩切磋一番。”
聽到孫祿堂三個字,李大成一振,沒想到,臨走的時候還能有這麼一個好消息,這下算是撿到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