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船招商局與英商太古、怡和簽有平價合同,這跟朝廷限製紗錠數量沒什麼兩樣,在這些方麵,英商以及各洋商,怕是不會稍有退步的,李二神將的想法不錯,可沒法兒執行呐!
“明白了!明白了!
小老弟,許多事兒都不是如你所想,諸洋商怕是不許呐!”
李二神將算是用心良苦了,但許多事兒,李鴻章都碰壁過,有太後在、有諸洋鬼子在,許多事兒不是想了就能辦成的。
“這個不許,那個不行,還有什麼行的?難道就眼巴巴的看著舉國淪喪嗎?
不去爭不去搶,自然不許、不行!去搶了爭了,或許也就行了!
這事兒你老李做是不做?”
聽了李大成帶著怒火的詰問,李鴻章想到了當年幾大船行打價格戰的事兒,當年怡和、太古、旗昌,三家聯手擠兌輪船招商局,李鴻章用借官款、增漕糧、運官貨的手段,反而擠垮了旗昌船行,逼得怡和、太古跟輪船招商局簽了平價合同,這未必不是個法子,隻是裏麵掣肘的東西頗多啊!
“小老弟,在這大清,話好說事兒難做,你的法子不是不成,隻是裏麵掣肘的東西頗多,老李隻怕你走不下去呐!”
聽了李鴻章的勸解之言,李大成臉上露出的依舊是不屑,許多事兒按照法度條約來做,自然是做不成的,撇去了法度條約,許多事兒很好做,有些路子,李鴻章不能走,他卻可以走,這就是官與民的區別。
“津沽戰前,你老李怕也不看好戰局吧?
結果怎麼樣?”
一句話,李大成就擋住了李鴻章的一肚子話,津沽一戰還擺在麵前呢?有些事兒他老李做不成,麵前的小李未必做不成。
“嗯……此事容老夫再斟酌斟酌!”
“老李,做不做漢奸,就在這一局了!
你老李的功罪,恐怕不是由朝廷、太後來評議了,需要後世人的評議!
津沽一戰打的好是不好,你我心裏有數,再演一場鎮南關,隻怕你老李家世代都要頂著漢奸的帽子嘍……”
老李肚子裏的彎彎繞,李大成多少能琢磨一些,無非是大清、名聲、利益而已,漢奸這倆字兒,對老李的殺傷力絕大,無論怎麼權衡,老李怕也是過不了這一關的。
今時不同往日,津沽一戰就是李鴻章的底氣,將來東三省事發之後,在談判桌上,李鴻章的底氣會更足,一旦在藥材之事上,諸洋鬼子有求******,那李鴻章就占據絕對的主動了,有了這些再做不成事兒,那他老李就是想在京師作死了。
“小老弟不要逼迫!
茲事體大,容老夫想一想,今日咱們就說到這裏,改日老李再來拜會一下小老弟。”
今日之會,二李談了不少的東西,於李鴻章來說,觸動最大的還是漢奸二字,李二神將說的不錯,有了津沽一戰,許多事兒,怕是依著老路是走不通了,一旦這次的合約簽零落了,隻怕漢奸這惡名,他老李是擺脫不掉了。
“時間有限,中堂大人還是要早做決斷為妙,一旦東三省事發,好多事兒都難辦了!
現在是個契機,交好英美法德日,共同抵製沙俄的契機,待東三省事發,這契機就沒了!”
李鴻章要走,李大成最後提醒了一句,有些事兒先做了是需求,後做了就是要挾,意義不同,這點想必老李也是清楚的。
“明白了!多謝小老弟提醒,待那邊有了結果,老李再來拜會!”
點點頭抱抱拳,李鴻章也不猶豫,轉身就走,許多事情他也要回去好好思量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