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十年造艦計劃(上)(2 / 3)

李大成眼中短暫的迷茫,被李鴻章捕捉到了,終是歲數不到,大清這盤棋,他是下不下去了,這次的和約簽了,恐怕兩廣也呆不住嘍!這李二神將委實不錯,大清用不到他,但這天下用的到他,大清至今,已然積重難返了,許多事兒李鴻章心裏也很明白,隻是許多時候,雄心萬丈也得低頭做事兒呐……

“富國強民吧……”

或許是吧?在李鴻章這樣的老人精麵前,李大成也不避諱什麼,說實話,他的心裏也是有許多關隘的,就說桂順這幫手下的,未來自己的手下未必不會如此,這事兒糊塗。

“嗯!富國強民吧……

這事兒說來容易做來難!

洋務三十年,不就是為了富國強民嗎?

可惜!可歎!辦了洋務,還不如不辦呢!

打了長毛賊又來了洋鬼子,富國強民我老李是沒看到,條約簽了無數,賠款割地無數,口岸一開,煙土肆虐。

辦了三十年的洋務,好東西咱不是沒有,可怎生就辦的貧國弱民了呢?”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裏外覓封侯,李鴻章也是有雄心壯誌的,壯士暮年,他也有疑惑的,三十年披肝瀝膽辦洋務,甲午一敗,大夢成空。

甲午一敗,不獨敗在朝廷身上,若北洋有李二神將一分本事、一分悍氣,足以捍衛朝鮮不失,有北方諸軍港在,小日本的戰艦再有針對性,再多上幾十條,也撼動不了他李鴻章布下的北方防禦圈。

謝家所炮台、楊峰嶺炮台、龍嘴廟炮台、鹿角嘴炮台、柏頂炮台、黃土崖要塞、趙北嘴要塞、北山嘴要塞、祭祀台要塞、黃島要塞、劉公島要塞、威海衛、旅順,這些炮台、要塞,裝了多少門克虜伯大炮?數都數不清!

以巨炮之火力、以要塞之堅固,莫說幾萬人,就是幾百人也能拒守這些炮台要塞,對抗幾萬人呐!

海陸配合,隻要引小日本的艦隊到了炮台的射程之內,多少軍艦打不沉?

這些個炮台要塞是怎麼丟的?說出來李鴻章也覺得羞愧,多半一炮未發就丟了,這他媽什麼樣的軍隊能幹出這等事兒?

甲午戰前,自個兒求爺爺告奶奶,那翁同龢,就是拖著北洋的軍費不發,若是在開戰之前,多購置幾艘新艦,就能保北洋艦隊不失,甲午戰局,也未必如此呐!

皇族王公隻顧貪錢享樂,淮軍精銳不堪一擊,朝廷大臣因私廢公,甲午一敗,現在回看也還是必敗之局。

他李鴻章也貪過,也枉法過,也大不敬過,但是,他數次起落有韌性,躍馬疆場有血性,封疆直隸後,雖說安樂了一些,可他也一直是在實實在在、勤勤懇懇的辦事呐!

都說他李二先生是漢奸、是賣國賊,可和約怎麼簽,嘴皮子說了不算,戰場上說了算,任你再錙銖必較,戰場打不贏,如何談的贏?他也拿過洋鬼子給的賄賂,可拿不拿結果有什麼兩樣嗎?人家想要的你就得給,不給人家會打你的!

在李鴻章看來,翁同龢那樣的比他這個漢奸、賣國賊,更為可惡可殺,可是人家文章做的好呐!有道是文章千古事,打了敗仗,人家不一樣還是有個好名聲嗎?他又是為了什麼?辛苦一生,就為了一個天下第一漢奸罵名嗎?

李大成被李鴻章說迷茫了,李鴻章自個兒也陷入了迷茫之中,兩人在亭子裏漠然對坐了好長時間,第一個清醒的李大成,才打破了兩人之間的僵局。

“所以才有津沽一戰,所以才有南方的藥材大戰。

事好做,心難改!

既如此不若讓所有人都處於危局之中。

不發奮,死了活該!

不發奮,誰願管他們的死活,誰就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