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一帶剛剛理出了一點眉目,李誠有那邊又惹了麻煩,涉及到利益,就會有爭鬥,藥材市場也不是存在一年兩年了,津門鼠疫,直接拉動了那些大苦大寒藥材的價格,這裏麵的利益是相當巨大的,能看到利益的可不獨李大成一個,李誠有起步早了那麼半個月,手裏的銀子又多了那麼一點兒,擺出的架勢也霸道了一些,獨霸藥材市場的架勢一出,自然惹得四麵八方群起而攻了。
比財力,這些人不是李誠有的對手,在大清這地界,也沒幾個人是李誠有的對手,但利益爭奪戰,打的可不僅僅是金銀的多少,正路子幹不過你,歪路子也幹不過你?
土匪、官府參與其中,這事兒就是麻煩了,土匪自然好辦,李誠有下去收購藥材,李大成自然會利用桂順的權力下發軍令,拿著步槍的振威軍士卒,多半土匪都是惹不起的,搶了李誠有的貨物,搭上的是許多人命。
但是剿匪也不是誰都能去的,自古官匪是一家,李誠有在藥材市場霸道,對土匪更霸道,惹得人也就多了,商場官麵的人一起動手,再加上大型的藥材市場多半在南邊,李誠有一個北方人到了南邊,也頗不受待見,眾怒洶洶,也就可以想象了。
對此,李大成覺得李誠有做的沒什麼錯,現在去爭奪藥材市場的,沒幾個心無雜念的,不都是想著發財嗎?商場鬥不過就用歪路子手段,玩這個他們能是振威軍的個兒?
看著李誠有送來的信函,李大成笑了一下,電報不能發了,怕是南邊的盛宣懷也摻了一手,開場就對上如今大清最大的官商,這事兒不錯!
建祛瘟堂李大成主要想對付的還是洋鬼子,對於大清的中藥材,諸洋鬼子也有相當的需求,合力才能提價,提價才有更大的利益,這事兒當做,之前沒人挺頭現在就該由祛瘟堂挺頭。
因為身後有桂順的緣故,祛瘟堂的架設,李大成是根據官府來的,到縣城為止,現在看來是不成了,自己手裏的權力不是最大的,但現金銀的保有量在大清絕對是最大的之一,既然縣級打的零落了,就轉向最底層,讓祛瘟堂直麵藥農。
最底層的利益爭鬥,打的純粹就是資金量,隻要資金量充足,隻要有了藥材,官麵上的勢力,土匪都是不足為懼的。
當然拉一批打一批也是需要的,同悲共苦計劃的實施,還得需要當地商人的支持,不然讓李誠有做這事兒,很容易讓人查到事情的來龍去脈,適當的遮掩也是需要的。
祛瘟堂,李大成本不想做到最底層的,現在來說還不怎麼是時候,既然李誠有被逼到這個份兒上了,那就甩開膀子幹吧!退縮便是軟弱,這次軟了,以後怕是都硬不起來。
祛瘟堂鋪到鄉鎮一線的計劃製定好之後,強調了一下同悲共苦計劃,剩下的事兒就好辦多了,無非是等消息,中藥材市場,不過一個幾百萬兩流水的市場而已,李誠有手裏的千萬銀子打還不贏這場仗,就是他沒本事了。
“二爺,李中堂來訪!”
“哦……來正主了,請!”
李鴻章這個時候來,怕不是為了和約的事兒,和談依舊拖遝,這段時間是不會有結果的,除了和約之事,老李能跟他李大成說的,怕隻有南邊打藥材兼並戰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