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火世界(三)(3 / 3)

一點點印證著自己的推演,一點點的堅定著自己的決心,中午決戰的命令被發了下去,也不知結果如何?也不知洋鬼子之後的反應如何?打這樣的仗,太過讓人提心吊膽了,太多東西屬於未知,一行一動全部是在豪賭。

下了軍令,安排好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李大成就完全成了一個看客,除了要在車站、碼頭固守之外,他能做的隻是看戲。

上來就是決戰,這有些出人意料,或者說這對大清一方來說是極為荒謬的,固守才能最大程度的殺傷敵人,主動出擊,跟找死一樣。

當李大憨率領洶湧的人潮撲向洋鬼子的陣地時,洋鬼子過了好一會兒才做出了全線增援的反應,這個時候,在一百門火炮的支援之下,李大憨已經無限接近了洋鬼子的第一道防線,這道防線失守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打亂了灘頭陸軍的計劃,也打亂海上的節奏,各國的海軍各自為戰,有炮擊戰場的,也有攻擊炮台的,甚至有的軍艦,竟對李大成派出的漕船發起了炮擊,一發普通艦炮的炮彈,怎麼也能買上幾艘漕船的,性價比差的太多太多。

當海上的軍艦有了統一的命令時,李大憨的人馬已經突到洋鬼子存放物資的地點,數萬洋鬼子軍隊,被十多萬振威軍以及壯丁,沿海河兩岸壓向了南北兩方,振威軍一方對洋鬼子戰略物資的運輸也已經開始了,羅榮光那邊戳準時機,也撤下了小半的火炮。

先打炮台,再打戰場,這是洋鬼子的必然選擇,火炮對於士兵的殺傷,遠大於戰場上步槍的殺傷,等轟擊完了炮台,戰場也被無限擴大了,現在回頭炮擊戰場,巨炮的殺傷力除了能在灘頭體現之外,對於散布到數裏範圍內的振威軍,完全體現不出來應有的威力。

大敗就在眼前,現在到了洋鬼子做抉擇的時候了,要麼撤,要麼進,選擇不是很多,有兩個但隻能選一個,撤,六萬人馬能撤回多少?進,隻能用戰艦的火力來支援戰場,這一進,戰艦就要冒著擱淺的風險了,進入內海的戰艦不全力開火,很難遏製振威軍的攻勢。

最終洋鬼子選擇了進,十六艘炮艦突入海口,猛烈的炮火開始在戰場上響起,這個時候李大憨的人馬要維持住攻勢,所謂的攻勢也隻是驅趕而已,並不能對洋鬼子的軍隊,造成不可挽回的殺傷。

戰場吸引了戰艦的炮火,灘頭的物資無人問津,五大炮台上正在啟出的海防巨炮也無人問津,一個個香餌分別拋出之後,李大成終於釣到了他所想要的大魚,這個時候該先打什麼後打什麼,羅榮光自然是清楚的,不清楚,那他二十年鎮守大沽口的功夫也就白費了。

先打能動的戰艦,後打擱淺的戰艦,大沽口的射擊諸元,都在羅榮光的心裏裝著,炮台上的將旗一次次的起落,換來的是海口的滾滾濃煙,十六艘戰艦,有九艘留在了海口,濃煙遮住了炮台,也遮住了海麵,攻擊、回擊,搶掠、撤退。

炮台上的炮聲一直響到了深夜,隨著炮台上最後一門火炮啞火,這一場決戰也進入了尾聲,許多事情並不能盡如人意,十六艘戰艦,對炮台來說還是太多了,羅榮光根本沒機會向戰場傾瀉炮彈,隻是海上的十六艘戰艦就拖住了他的腳步,能將炮戰持續到深夜,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李大成預備的兩萬發炮彈,隻打出了不到三千發,八千發炮彈毀於洋鬼子的炮擊之中,剩下的九千發炮彈,運回大沽碼頭的不過五千發,其餘全留在炮台上了。

“二爺,大勝!大勝呐!

此戰可以確定擊毀敵艦五艘,擊傷七艘!”

一臉炭黑的羅榮光跑到李大成這邊報捷時,李大成這邊卻一臉的懊喪,目的隻達到了一半,振威軍損失慘重呐!

“去時振威軍有十五萬人,卻隻回來七萬,五萬振威軍丟在了灘頭,三萬壯丁也丟在了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