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滾雪球(2 / 3)

這些天來的糧食也要在營地存一存,勒一勒京津的糧價,不妨在津門散布一些謠言,抬高一下糧價。”

蔣輝雲那邊的折子,李大成也需要配合一下,隻有讓朝廷重視到短期漕運的好處,武衛軍或是其他官軍的兵鋒才不會指到滄州府附近。

“知道了!俺這就去辦!”

“不急,聽完了再走!

曹老二,你那邊的漕工不多,近期山東的袁鬼子必然大力剿殺義和團,如果在山東境內遇上難民,你也別不管,運河不是有些淤塞的地方嗎?出些糧食讓他們疏通一下。

再就是漕船的數量少了一些,盡量多招些船工,如今直魯一帶都在剿滅義和團,有些誤入義和團的船工,你這邊也要接納一下,這些人隻管飯,工錢以後再說。

船,還要繼續買,這事兒誠有那邊也出些氣力,以鹽換船就不錯,這次朝廷剿滅義和團,南邊的鹽價、糧價勢必要高漲,換船咱們能占些便宜。

誠有,再囑咐你一句,稻米價格太高,南方的糧食要以粗糧為主,這時候了能吃飽就不錯,稻米囤多了麻煩!”

現在的糧食買賣,李大成這邊也是有一搭無一搭,最主要的還是要確保自己這邊的糧食消耗。

“大師兄,漕船太多,運河淤塞、狹窄,南邊的糧船、咱們這邊的鹽船已經不少了,繼續買船這航路就不順暢了!”

運河淤塞、狹窄、漕運水路過長、運量不大,才是漕運被海運擠垮的主要原因,滄州府的鹽貨絕大多數還是被豫北跟山西的買家通過陸路運走的,若是全走水路,最繁忙的滄州府一段,就要塞船了。

“誠有,現在咱們的買賣主要是什麼?”

聽了曹寶初的話,李大成想了會兒,決定從貨物的種類上下手。

“鹽貨、糧食!”

“山東往外走的貨物什麼最多?”

“布匹、燒酒。”

“都賣給哪?”

“東北、河南、甘陝一帶!”

“嗯!不錯,你小子用心了,曹老二,運河通著黃河吧?咱們的船走黃河能走到哪?”

李誠有這邊信息給力,李大成就有給力的辦法,接下來就看曹老二的了。

“河南滎陽桃花峪!但逆流而上費時費力,一條船上至少要十個壯年船工!

大師兄,走黃河不易啊!”

作為老船工,不管是京津的海河,還是南方的長江、錢塘,亦或是北方的黃河,主要航道曹寶初都熟悉,這大清的河道最難走的無外乎黃河航道,下來還成,上去多用人少載貨,不劃算呐!

“至少十個?那就配十五個,用人越多越好,誠有你跟著走一趟,看看那邊需要直魯的什麼貨物,鹽貨就算了,去的時候貨物越輕越好,回的時候自然是越重越好,曹老二是不是這個理兒?

長江、錢塘那邊也是如此,河南那邊需要的直魯沒有,就尋摸江南的貨物,保本少賺就好,主要是養活船工!”

買賣的精髓,四個字:互通有無!現在靠做買賣賺錢沒必要,即使貼補上一些能救人李大成也樂意,水運怎麼算也比騾馬運輸省錢省力,隻要貨物選準了,這時候賠的幾率也不大。

“大師兄仁義!大師兄明白!”

什麼叫明白人,大師兄就是,雖說處了快一個月了,曹寶初也不知道大師兄姓甚名誰,但這些掩蓋不住他們這些船工跟對了東家。

“曹老二,你這是吃得好了,嘴皮子都抹油了,記著!管他是哪的船工,該幫一把就幫一把!

老曹、大憨、大狗,你們的差事就簡單了,以滄州府為點畫個圈,隻有不是山東、京津的範圍,這個圈裏的義和團,一個個的給老子並回來,不服的打散,動手的剁了,滄州府周圍老子不許任何義和團攻打州縣!”

說了句玩笑話,引得眾人大笑出聲後,李大成麵色一沉,就下了血淋淋的軍令,義和團的人馬,現在禍害的都是自己人,教民之中雖說也良莠不齊,但好人終是占了多數,同室操戈被洋鬼子看了笑話,不如攏起他們來,在京津與洋鬼子好好幹上一場,有些禍事是義和團闖下的,該承擔責任的時候就要承擔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