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是青木國的都城,也是青木國最大最繁華的城,因他位於南北方交界的位置,冬天雖冷但下暴雪的時候並不多。但今年卻出奇的怪,入冬開始,這雪斷斷續續洋洋灑灑的就沒怎麼停過,到了除夕夜,更是下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雪。
天邊慢慢露出一抹魚肚白,下了一整夜的鵝毛大雪,終於漸漸停了,整個永安城,都籠罩在一片銀白當中。
青木國有個習俗,大年初一早晨,小輩們要在天沒亮的時候,給長輩們拜年請安。這下了一夜的暴雪,倒是給各家準備出門的小輩們,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雪剛停,各大主街道上,出來不少奴仆手拿著工具,開始清理積雪,整個永安城內,頓時忙碌起來,不過這當中可不包括翡翠街和長安街。
長安街是永安城,最長的一條主幹道,它靠近皇城的正南門,這街上住著全是達官貴人,隨便拿出一戶,都是四品以上的大員。而離著不遠的翡翠街,雖隻有兩戶人家,但那名聲也不比長安街弱,這兩戶人家一個是鎮國大將軍,沈德壽的將軍府,另外一個是太子,李善辰的太子府。
這兩人一個是當今皇後的哥哥,一個是當今皇後的兒子,各個都是尊貴無比的人物,而他們的府邸,更是氣派足足占了一條街。
為了不耽誤各位主子之間拜年,翡翠街和長安街在雪還沒停的時候,就在地上撒了薄薄的一層細鹽,稍微有點積雪立馬有人清掃幹淨。街道兩旁,站了一夜沒睡的奴仆也不知道有多少,為的就是讓各家主子,早晨出來拜年的時候,落腳的地方一點雪都沒有。
別的街道上還在忙著掃雪,將軍府這邊倒是沒有太過忙碌,門外的大紅燈籠和石獅子上,一絲積雪也沒沾到,氣派的紅色中門已經打開,幾個奴仆正在門前鋪漂亮的紅氈毯,這氈毯很長,過了儀門一直鋪到福壽堂正門前,所有來拜年的客人,從進將軍府開始這雙腳都不會沾一滴水。
福壽堂正門前有不少奴仆,丫鬟小廝進進出出,昨夜沈家男丁在福壽堂守歲,裏麵擺設並不適合會客,丫鬟們必須在第一位客人,來之前把裏麵擺設全換一遍。
幾個黑衣奴仆,拿著燈油小心的給府內,燃了一晚的燈籠添油,原本有些暗淡的紅燈籠,又散發出明亮的光芒。
將軍府內不管是是前院,還是後院都掛滿了紅燈籠,樣式都是全永安城最時興的,這一盞盞紅燈,倒是給將軍府平添了一絲年味,可就在這一片紅色中有一個小院內卻是一盞燈籠都沒有,如果不是因為院裏的積雪被清掃過,很可能都沒有人會相信這裏住著人。
和將軍府內別的院落相比,這個小院簡直太不起眼了,就算門口看門的奴仆住的都比這個強。
小院內隻有三間房,兩間正屋一間雜物間,青色的瓦片已經變的灰白,上麵甚至還有一些枯黃的野草,牆壁外側用來保溫的泥灰,已經脫落露出裏麵的石板。窗欞也腐朽的幾乎一碰,就要斷掉,如果不是上麵糊的紙夠厚,估計這北風能直接灌進屋裏去。
也許這屋子唯一能入眼的,就是門口用來遮風的棉布簾子了,簾子雖然舊了些,但很厚實估計有四五斤重,有它當著就算在大的北風也吹不進屋裏去。
雜物間的門被推開,從裏麵走出一個十幾歲的綠衣女孩,她手裏拿著一個食盒,撩開綿簾子進了正屋。
這屋內的擺設十分簡單,料子卻極好,椅子上甚至還鋪了嶄新的綿墊子,桌子上的茶具也十分考據,一看就知道是上等貨,屋內的牆壁很是幹爽整潔,上麵還掛了兩幅字畫,雖看不出出自哪裏,但從那畫的裝裱上看,起碼也值個百十兩銀子。
這房內的布置,倒是跟房子外表的破敗一點都不搭。
過了小廳東邊還有一間內室,這內室很是暖和,如果仔細瞧,看能發現屋內角落裏最少放了四個炭盆,還是上好的銀絲碳,燒了一夜這屋內也沒有任何煙味,。
綠衣女孩把食盒裏的吃食,拿出來放在一個還在燃燒的爐子上,朝屋內說道“小少爺醒了嗎?柳姨娘已經派人來催了兩遍,在不起來怕是要晚了。”
綠衣女孩叫小環,是照顧沈和熙的大丫鬟,她在廳裏等了一會見沒有回音掀開簾子走了進去。
隻見床上的小娃娃,翻了一個身繼續睡覺,根本沒有一絲要醒的跡象,她有些無奈,他們小少爺這貪睡的毛病,什麼時候能改改。昨天除夕沈家的男丁要守歲,別家的少爺就算強忍著也不敢打一個瞌睡,可他家小少爺硬是坐著都能睡著,這睡功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比。
小環也不再叫沈和熙起床,直接把人從被子裏挖出來開始給他穿衣,平時他貪睡一點倒是沒大礙,畢竟才是個三歲的孩子,貪睡也是可以原諒的,可今天是大年初一,沈家的小輩們都要聚在一起給沈老將軍拜年,這樣的事可耽誤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