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走出村莊 第一章 初來(1 / 2)

日頭漸漸偏西, 夏君妍一臉灰敗地從山中走出來。

自穿越後, 已過去七天。

對此她隻想說:倒黴!

此時的她骨瘦如柴, 身上穿著洗的發白的衣物, 似乎隨時都能暈倒在路邊。手中的竹籃裏放著剛從山裏采回來的小半籃蘑菇, 明天拿到市麵上大約換十幾個銅板。

原來的夏君妍是個獨居在村裏的瘦弱小丫頭, 父母雙亡, 也沒有兄弟姐妹。去世的爹娘除了留給她兩間草屋和一些鍋碗瓢盆外,幾乎一貧如洗。還好隔壁的安大娘見她孤苦伶仃一個人可憐的很,時常給她幾個玉米餅子果腹。

今天進山采蘑菇時, 安大娘怕她餓著,給她包了兩個大白麵饅頭!夏君妍知道這饅頭對安大娘家也是不易得,此刻她也舍不得吃, 隻小心翼翼的掰了一小半墊墊肚子, 剩下的都帶進山裏了。

然而有些東西注定是得不到,比如別人學校的寢室, 別人家的小孩, 別人家的男盆友女盆友, 以及別人家的饅頭……

夏君妍從溪邊喝了幾口水趕回來後, 籃子裏的饅頭便不見了蹤影, 八成被山中動物叼了去。連籃子裏也是亂的一塌糊塗, 這世道,連倆饅頭不安全了!

倒黴!

夏君妍長長歎口氣,無可奈何的往山下趕去。

此時草屋前, 站著一個健壯的婦人, 一雙三角眼,表情十分不善。夏君妍遠遠看去,腦中開始飛快的轉起來。原版的夏小姑娘人際關係十分簡單,來人正是她未來的婆婆,李氏。

夏君妍加快的腳步走去,帶著一絲微笑,輕聲道:“伯母。”

李氏不動聲色地打量這個偏僻的小院,目光中隱隱含著幾分嫌棄:“還是和村裏的人一樣叫我三嬸吧。”

夏君妍何嚐聽不出其中的疏離之意,隻是還不清楚李氏的來意,便問道:“三嬸,這麼晚了,您怎麼來了。”

“合著我家那小子能來的,我卻來不得了?”李氏一把將夏君妍推開,踱步走進院子,冷眼掃了一下這個冷冷清清的小屋,不由輕蔑地哼了聲。

夏君妍被她推得往旁邊退了好幾步,籃子裏的蘑菇也撒了出來,心疼的她趕緊彎下腰撿起來。這副窮酸模樣落在李氏眼裏,又惹來一陣不屑。

“小妍啊,我也算是你的長輩,雖說鄉下丫頭沒那麼多忌諱,但我家那小子到底是讀書人,如今過了府試,待到考過院試,便是正正經經的秀才了。他是男娃,難免毛躁,你一個丫頭家的,怎麼也不知道避避嫌。你嬸子雖也不識字,但也知道什麼是禮義廉恥!”李氏一字一字咬的極重。

自從李氏的兒子在書院被先生表揚後,李氏自認為自己和村中其他婦人不一樣了,嘴裏也開始說一些官樣文章,覺得自己是個斯文人。

夏君妍沉默不語,她實在沒有和這種婦人打交道的經驗。而李氏見她不說話,越發得意:“你也是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雖說鄉下丫頭比不得那鎮子上員外家裏的小姐們金貴,但也不好拋頭露麵。我記得你爹以前也念過幾天書,知道一些字。論理,這些道理你也應知道。不是嬸子來敲打你,嬸子見你一人獨居也是挺可憐的,不免多嘴提醒你幾句,免得失了姑娘名節。”

夏君妍覺得可笑。剛穿來的時候她也以為古代女子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現在她才明白隻有那些大家族的小姐們才有這樣的待遇。鄉下丫頭哪家不都是拋頭露麵,不然農活怎麼辦?她兒子才不過是個童生,連個秀才都沒中,李氏的架子倒是端的比誰都足了。

“良藥苦口。嬸子說話是不太好聽,不過也都是為你好才說這些掏心窩子的話,你懂的吧?”

夏君妍擔心她就這麼長篇大論下去了,趕緊道:“三嬸都是為我好,我知道的。”

“誒!這就對了!”李氏大喜,又做出一副關切的模樣:“你爹娘都已經走了,一個丫頭住在這村裏實在不像樣子,我聽說你還有個舅舅,趕緊去投奔他吧,若是缺路上的盤纏,這點子錢嬸子還能拿得出。你好自為之吧!”

關於這個舅舅夏君妍還是有所耳聞的。若是那舅舅真認夏小姑娘這門窮親戚,又怎麼會放任她一個人在這村子裏生活呢。此時夏君妍已經明白李氏的來意了。那話就差直白的告訴她:拿著錢趕緊給老娘滾蛋,想要嫁給我兒子,沒門!

夏君妍道:“三嬸,我爹娘已去,還要守孝三年,不能因為我耽誤程遠哥的前程。小時候說的話都是戲言,這些我都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