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為藝術電影服務的電影院線,隻播放藝術電影。
這題目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不存在也不可能的,不敢去設想的東西,也難怪在二零零八年會是這樣,楊以辰猶記得自己重生之前不久,就有藝術片導演為了讓自己的片子在現行商業大片橫行的檔期,視頻下跪懇求多給片子一些排片量,這一跪,讓一部好片子才沒有真正被淹沒,藝術電影隻要有供給它們施展的舞台,一樣能夠拿到非常好的票房。
從來沒有人敢去弄的東西,楊以辰大張旗鼓的要做,收購了針鋒相對的天地傳媒,接過了一個底子還不錯的爛攤子,他可沒想去經營天地傳媒,直接一分為二,藝人、幕後等等圈子裏的人,全部歸兄弟集團。
然後公司整合,下麵的院線重新建造,公司內部裁員,保留六成員工成立一家院線管理公司,專門對全國所有隸屬於楊以辰或是兄弟集團名下的電影院線進行統一管理。
一石激起千層浪。
今天的首映禮級別規格就夠高的,明天所有娛樂版麵的頭條都毫無疑問會被這件事占滿,就算是《路》全球同步公映的消息也要遜色幾分,光彩將會被全部阻擋。
楊以辰選擇這個時候公開,就是要讓這個消息產生最大的影響,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消息,要借助電影的平台告訴外麵的觀眾,我楊以辰要做大事就一定會有始有終不會讓大家失望,藝術片電影院線,我必須搞,無論前麵有多少的艱難險阻也阻擋不了我做這件事,大家隻需要相信我就好了,同時一起來監督我,看看我有沒有在這件事上偷奸耍滑。
我既然宣布了,就想要得到所有那些致力於藝術片電影希望它可以發揚光大的人們的全力支持,你們是我最堅守的底線,一定要相信我,一定要支持我,伸出你們的雙手,現在你們給我力量,讓我們一點點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讓更多的人知道並且相信這件事,讓我們手手相握的圈子越來越大,那裏麵,就是藝術電影生存的空間,它的大小除了質量之外,就體現在大家齊心協力的互相協作。
藝術片電影市場不是我楊以辰一個人的,是我們大家的,我既然扛起了兩杆大旗,就不差這第三杆。
《房間》是一部小成本的藝術電影,《路》也是一部小成本的電影,它們因為有兄弟集團這樣龐大資源的支撐,有楊以辰這樣能夠聚攏大咖的召集人,所以它們從來就不缺少資源從來就不缺少爆發的土壤,《房間》上映硬是從幾部大投資手中搶來了20%的拍片份額,到最高峰的時候達到了33%,口碑加票房加藝術性。現在《路》要上了,初步預計排片量就超過了40%,沒辦法,這片子在華夏可不是什麼小成本的藝術電影,裏麵充斥著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咖演員,是按照正經大片的規格上的,在北美反倒沒有這麼大的陣勢,跟之前的《room》一樣,給你一定的資源,但真正片子能否成功,最終看的還是你片子的質量,能否掙脫藝術電影院線的束縛衝入主流院線,看你的本事,這也是北美市場的優勢,你如果明知道自己很難有真正的高票房,那就給自己定義為純粹的藝術電影,就在藝術片院線播放,吸引的是那些真正的藝術片觀眾,隻要你能做到單塊熒幕單周票房過一萬美元,哪怕你上映就隻有幾百塊熒幕,片子依舊是大牛的片子,導演依舊是一線導演,演員依舊是好演員。
我楊以辰的運營模式很簡單,你沒有排片量的小成本小製作獨立電影藝術電影,在主流院線拿不到好的排片量,沒關係,我用一個藝術片院線補足你的排片量,在那裏是你們的土壤。
在這裏,可以給你們足夠長的上映周期,可以給你足夠黃金的排片時間,盡管都是小廳也容納不了多少觀眾,未來也不會有什麼3D之類的高端放映方式,但我做的,就是給你們一個家,這個家可以保證你們的片子在足夠質量情況下,決不至於賠錢,一定會賺到錢。到時,那些總是說做藝術電影獨立電影小成本電影賺不到錢的人,你們最好閉嘴,別給自己的無能找借口,現在不僅有商業大片主流電影的主流院線,我楊以辰還提供給你們一個專屬於你們的溫暖小窩。
整個首映禮的紅毯區域,媒體記者們是議論紛紛,現場很多的粉絲也都在議論這件事,網絡上觀看紅毯直播的觀眾也滿屏幕都是議論這件事的。
兄弟集團用了全世界最頂級的服務器,不惜重金一切都用最好的,就連技術員都是最好的,確保了兄弟集團官方主頁和其中的視頻通道,直播通道,能夠最大限度承載用戶進來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