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桓良回頭看了眼坤寧宮,淺淺一笑,“隻要她能好好的,就好了。”
薄桓良從坤寧宮出來之後,就立馬去到了乾清宮。
乾清宮內已經又八名大臣在宮裏候著,看到薄桓良回到了,紛紛朝他跪拜道:“參見皇上。”
“嗯,眾愛卿來有何事?”
禮部尚書大步向前,道:“陛下,進來朝中奏來好多折子。陛下最近有細看嗎?”
“隻是因為這個事嗎?那各位愛卿還是回去吧。”
八位大臣左顧右盼,後來翰林院學士最終還是走了出來,“陛下,皇後好些了嗎?”
薄桓良坐了下來,他打開一本奏折,緩緩說道:“各位愛卿,如果你們又什麼話想要說的話,就直接說出來好了。”
翰林院學士咳嗽了一聲,“陛下,您這些日子都不曾上早朝。日日就往坤寧宮,如今已經落下了話柄,民間更是盛傳說皇後是狐狸精轉世,迷得陛下七葷八素。現在心中隻有美色,再也沒有天下百姓。如果皇後不除的話,甚至還會連累到鄭將軍。鄭將軍世世代代清廉無比,怎麼能因為一個鄭昭容,而毀了他鄭氏的清譽的。”
“那重愛卿希望如何?”
大理寺卿毫不猶豫的說道:“將皇後當眾斬首。在今年十月選秀女,擴充後宮。”
薄桓良終於停下了手上的動作,他笑看大理寺卿,問道:“如果朕不同意呢?”
屋子裏一下就陷入了沉默。突然,八個大臣如同說好的一樣,他們同時跪了下來,起身說道:“陛下,還請您三思啊。”
內閣院士緊接著說道:“陛下,你剛剛登基,民心還沒有定下來。更何況自從陛下登基之後,太後、朝中以前的大臣也都紛紛死了。民間不僅傳皇後是狐狸精,還說如果皇後在位一日,我們蘭城就早一天滅亡。如果民心不定的話,那陛下您……”
內閣院士話說了一半,但是意思卻說得通透。
“朕知道了,你們都退下。”
內閣學士又道:“陛下,此乃關乎我們國的千秋大業。不能因為一個女人,而毀了我們一個國家啊!陛下,還請你三思啊!”
薄桓良眼睛微微抬起,內閣學士立馬不說話了。八大大臣紛紛快步走了出去。雖然說新帝剛剛登基,但是他的手段毒辣,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雖然沒有人知道薄桓良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單隻憑借著薄桓良能殺了薄衡成,成為新帝,就已經夠讓朝中的人對他刮目相看了。
薄桓良他知道現在的局勢,他也知道這民心對於他來說意味著什麼。
沒有一個皇帝是可以脫離掉民心的,就算是那個皇帝再有本事。
王公公看著薄桓良一直愁眉不展的樣子,連忙遞了杯茶給薄桓良,“陛下,已經入秋了,你還是回屋多休息一會吧。等一會,天就暗下來了,晚風吹過,就更冷了。陛下啊,無論再怎麼煩躁,龍體要緊啊。”
薄桓良抬頭看了眼王公公,“王公公,如果父皇還在的話,他會怎麼處理?”
王公公微微一愣,笑道:“這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處理方式。如果是先帝的話,先帝是一定會聽從大臣們的意見的。畢竟這千秋大業跟兒女情長比起來,根本就不算什麼的。”
王公公緩了緩,又說道:“所以,先帝贏得了百姓,卻輸了自己最喜歡的妃子。不同這也是毋庸置疑的吧,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鄭姑娘是我見過最與眾不同的姑娘,當日裏,她去找陛下的時候,我就知道她並非是普通人。”
一提到鄭昭容,笑容再一次爬上薄桓良的臉上,“是啊,她確實跟其他人不一樣。”
“陛下,不打算告訴皇後真相的吧。老奴聽說,您騙皇後她隻昏睡了幾日,可是她分明昏睡了兩月之久。不如……陛下你將計就計好了。這樣,既不用跟皇後解釋什麼,也能從了那些大臣的心願。”
“可是王公公,朕怎麼舍得?”
“可是陛下,如果你舍不得,那皇後就身臨險境了。就算陛下再怎麼不舍得,也好過換得皇後的一世太平吧。”
王公公將那盞茶放到了薄桓良的身邊,“老奴還有事情,就先告退了。”
就在王公公轉身準備離開的時候,薄桓良突然喊住了他,“王公公。”
“老奴在。陛下,有何吩咐?”
“傳朕的旨意,皇後鄭氏有失儀態,隨意杖罰宮女,缺乏國母之姿。特此打入冷宮。無朕的旨意,永世不得離開冷宮。”
“是。”王公公安慰道,“陛下,皇後聰慧,一定會明白您的意思的。”
薄桓良搖了搖頭,“沒關係了。她若恨朕,便讓她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