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他們也不想多攀附,隻要是清流人家,門當戶對的,甚至是門戶低一些都無所謂,隻要家世清白,就可許之。
老家那邊也早就備下了豐厚的聘禮,隻等物色到這合適人選了。
三太太覺得這事還非得托付給齊大太太不可。
她是這兩個孩子正經的嬸娘,膝下如今尚未有子,若是由她出麵來辦這事,便無須擔心她會將那好姑娘想法子給自己兒子留著。
何況這兩個孩子若是真能在京中找一門嶽家,再通過舉業站穩腳跟,那他們在京中也就算有自家人了,雖然不比那些房頭鼎盛的高門大戶,但遇到事也算是有個可商量的人了不是?
三太太越想,越覺得齊大太太不會拒絕這件事。
隻是她此番來,就是拜托她家裏多照看這兩個孩子的,為著舉業得叨擾大半年不說,又得麻煩人家另一樁事,似乎有些太得寸進尺了些。
就算汴京那邊沒分家,可他們二房早就搬到京城來了,雖逢年過節的也不少來往,但究竟是隔著房頭的,也不好這樣沒完沒了的支使人家吧?
三太太便有些猶豫了。
心裏琢磨著如何趁著在京裏盤桓的這幾日,將這話跟齊大太太開了口。
酒過三巡之後,大家便各自回院裏休息了。
齊大太太有孕不便相送,便又鄭姨娘出麵,將三老爺夫婦並兩位公子送去客院裏歇著。
等第二日一早,齊大老爺一早便忙公事去了,但早早地吩咐下讓人套了車,由齊大太太和鄭姨娘陪著夫婦倆和公子們去了楚苑。
夫妻倆看過為兩個哥兒準備的起居室後,都是讚不絕口,連道費心。
三太太留意到那裏還多餘出一間來,也是一色一樣的布置,便問了齊大太太一句:“我看這間房好像也是有安排的樣子,不知安排的是哪位?”
那房間原是給魏家的公子準備的,但魏大太太那邊隻是派人來詢問了一番,並未定下要來讀書。
齊大太太沒得準話,也不好將此事往外說,便含糊其辭說是可能會有人也要在此閉門讀書。
三太太雖然好奇這將來與兒子同窗的是什麼人。
但想著這畢竟是人家的家事,他們又是來叨擾的,問多了也不合規矩,便笑笑將此事揭過去了。
齊大太太卻覺得魏家這事懸而未決的,總讓人覺得心裏有些不舒服。
回去之後便讓齊宸去傳個信兒給魏媛,問問她那魏家的哥兒究竟是來不來了?
齊宸依言讓大寶親自去送了信給魏媛,問她哥哥的事究竟打算如何處理,那楚苑裏的屋子究竟是留還是不留了?
沒想到正午一過,魏家的馬車就到了齊家的門口。
那魏大太太竟親自帶著魏媛來府上了。
外院的婆子忙將魏大太太引到了齊大太太的院子裏去。
齊大太太也很是驚訝,忙招呼人看茶,布置點心。
魏媛就鑽到齊宸屋裏,同她說起了悄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