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麵是章大太太牽的頭,許多人都去了,倒也沒什麼好說的。
第二次見麵卻是她主動出麵邀約的,還是把人了自己府上。
可她打的名頭是“入府一敘”,也沒說明是敘什麼不是?
就算她話裏話外的有那個意思,但似乎沒有一句是明著說要去齊家提親的。
她隻說過自己喜歡齊寰。
這小姑娘明珠朝露的誰不喜歡,說句喜歡就要娶回家做媳婦嗎?哪有這樣的道理。
況且兒子悄悄相看的事,齊家母女應該是不知道的。
馮大太太想想又覺得沒那麼亂了。
她是托章大太太給兒子說親,章大太太給牽線了齊家小姐,可哪個男女的親事是一說就成的,中有變故也是人之常情。
回頭她再好好跟章大太太說道說道。
就說是……說是齊寰沉默寡言的性子不活潑,身上沒有那股子魄力,恐怕日後做不了當家主母。
這緣由合情合理的,料想章大太太也不會再說什麼。
至於她請齊家姨娘入府……那就是覺得彼此投緣,所以請來家裏聊聊一些小事打個交道罷了。
就算是言語中她有誇讚齊寰懂事,那齊家姨娘不也誇了鈺璋勤奮?
做母親的相互誇一誇孩子又怎麼了?
況且她又沒明著說什麼“要去齊府提親”之類的話。
若是齊家姨娘有什麼誤會,那也隻能怪她自己想多了。
就算是著急把女兒嫁出去,也不能賴到誰誇她女兒一句就得娶回去吧?
況且她的兒子是馮家的長子,嫡子,日後還要考取功名的,就算是要娶妻也得娶個對他舉業有幫助的名媛淑女。
那齊寰不過是一個姨娘生得的庶女,憑什麼配她的兒子。
馮大太太越想越覺得有底氣。
若是日後齊家姨娘真的訛上她了,她可得好好跟她掰扯掰扯這其中的道理。
不過在這之前她還得去趟章家,把章大太太拉倒她這邊來。
左右她與章大太太相識在前,又都是掌家的太太,比起身份低位的齊家姨娘,章大太太應該更願意站在她這邊。
馮大太太越想越有鬥誌。
第二日一早她就去了章大太太那裏。
她將前因後果撿了對自己有利的說了,一臉愁容地坐在那裏求章大太太給她拿主意。
章大太太也被她的話牽住了,道:“這男女之間的親事,本身就是要多相看相看才知合適不合適的,有些人縱使娶進了門不照樣有夫妻不睦,鬧得人仰馬翻的嗎?”
“這齊家姨娘也確實是著急了點,許是她看上了你家大爺,所以才一門心思往上貼乎,想要促成好事。”
“你可不能耳根子軟稀裏糊塗地被人說動了,這不相配就是不相配,今日委屈求全了,來日家裏鬧得雞飛狗跳的,再論起來那還不是你的不是。”
“到時候孩子們再記怪你,你以後可怎麼在家中立足?”
馮大太太皺著眉頭發愁道:“我說得也是這個道理,隻是齊家姨娘那邊貼得太緊,我都不知怎麼開口。”
章大太太擺手道:“你不必開口,越多說越麻煩,索性不應不言。”
“等回頭齊家姨娘找到我這裏來,我再跟她說道說道,畢竟這個線是我牽的,怎麼能讓你惹上這個麻煩。”
“日後有合適的次子庶子,我再給她牽牽線便是。”
有了她這番話,馮大太太徹底放下心來,連連給章大太太道謝,還送了一副玉鐲子給她當做是謝理。
章大太太笑眯眯地收了,滿口同她保證這件事一定會辦的妥妥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