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道,老子雲遊回到三清宮,無意間的一句話讓通天領悟到了一些大道之基的契機,雖說是微不足道但是這也是好的一麵,沒曾想到,僅僅是因為這點事情讓三清之間,徹底的出現了一條潰堤的蟻穴,最後鬧得是不歡而散。
原始天尊化作一素衣道人,背插法劍,手抱拂塵,駕雲而行優哉遊哉,端是一個有道真仙的模樣,隻是其臉色不愉,看來是在三清宮的氣還是沒有緩過來,神仙之術變幻莫測,僅僅用來趕路的法術便有著很多種之分,這騰雲之術乃是最不入流的一種,雖然不費什麼法力,但其速度卻如老牛拉車一般,當然這是指和其他法術相比較來說的,可是這騰雲之術還是有著好處的,存在即為合理,若是不急趕路,這騰雲之術正好能發揮用處,不用費什麼力氣,還能分出心神看看風景。
半天這原始天尊才緩緩地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哎!我這師兄算是憋屈到家了,這通天好不囂張啊!”原始的臉色忽又作猙獰狀:“通天,當日三清宮辱我麵皮,日後吾必不與你罷休。”
原始天尊駕雲複行數日,中為停歇,一日來到一山脈空中,原始突然不走了,像是發現了什麼,眉頭一挑急忙掐指算來,多日陰沉的臉色總算是雲開霧散,微微一笑,手縷三寸白須,自語:“好。。。好。。。好啊!”一連說了幾聲好,原始透過雲層向下觀瞧。
下方山脈百二十裏,奇峰突兀,頑石猙獰,山上鬆竹之木鬱鬱蔥蔥,林間走獸飛奔,空中仙鶴飛鳥盤旋,好一處仙府洞天,山腳下立有一巨石,上書三個筆挺大字:中南山,有詩為證曰: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穀晝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長風驅鬆柏,聲拂萬壑清。
原始從雲上緩緩地降落到了山腳下,一條青石小路蜿蜒而上直通峰頂,元始天尊沿著青石小路,緩步往山上走去,剛剛來到半山腰處,便見山上飛奔下來二童子,來到原始跟前,對原始說道:“道人何來,不知有何見教。”
原始手搖拂塵,微微一笑答曰:“機緣已到,合該為我弟子。”說完便閉上了嘴,不再出聲。
兩個守山的道童一愣,心說“這道人怕是有病吧!”不過兩人看原始像是一個大能之人,自己二人看不透他的修為,所以也不敢得罪,二人對視一眼,其中一個道童飛身回去稟報去了。
山峰之上有一洞府,門上懸掛著一塊燙金立匾,上麵龍飛鳳舞的書寫者三個大字:玉柱洞,隱隱有著寶光流動,看來也是一件寶物啊!不過這個洞府的主人也太奢侈了,這寶物都當擺設。
道童也沒有停下,直接飛進了洞府來到大殿才停下,倒身便拜:“啟稟師傅,山下來有一道人,我與師弟將其攔住盤問,那道人說了一句‘機緣已到,合該為我弟子。’後便不言語了,我和師弟均看不透其修為,亦不敢為難,遂前來稟報。”
這大殿之上對坐兩人,二人之間擺有一副棋盤,上麵黑白二子布局分明,明顯是下了好久,這二人一個身著藍白相間的道袍,為中年像,身後斜背著一個大葫蘆,正手持一白子微皺眉頭,凝視著棋盤,另一個為老年像,身著白衣,在其腿上靠有一枯枝拐杖,約有手腕粗細,隻是這人生的一個碩大的額頭,著實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