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杏兒是爽呆呆的了。
“杏兒,喜歡吃就吃多些吧。”姥爺挑起一筷子炸白菜送進嘴裏,含混不清地說。這種大鍋菜也是他的最愛,裏麵葷素搭配合宜,味道也是極好,最重要的是,這大鍋菜熬的極軟,最適合像姥姥和姥爺這樣上了年紀,牙口不大好的老年人吃了。
葉紅杏就著饅頭直吃得肚子圓滾滾的,再也盛不下任何東西之後,這才滿足地打了一個長長的飽嗝,捧著肚子躺到了炕上,隔著一層藍色門簾和姥姥姥爺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
吃過飯,葉紅杏又到王二妮家裏去了一趟,大致地將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和二妮娘商量了商量。二妮娘也覺得杏兒一下子買來那麼多的地,若是都像往常年一樣種麥子和玉米棒子,在收成上雖然也很多,卻仍舊不如種棉花或是芝麻油菜這類可以賣得較高價錢的經濟作物來得痛快。
在得到了二妮娘的肯定之後,葉紅杏的膽子也大了起來,當即就在紅杏玩具作坊裏宣布了自己的田地裏要種的東西類型,然後還許諾以前租種的田地還可以由原來的人家租種,隻不過種的東西要由杏兒自己親自指定。
這個消息一出,玩具作坊裏的員工們頓時炸開了鍋。
沒有誰比這些經曆過幹旱、饑荒、洪澇災害的人們對於食物更加渴望了。葉紅杏說得極好,他們也都能琢磨出這其中賺錢的門道來,可他們卻依舊不同意。
葉紅杏傻了眼,因為人們都在揮舞著手臂,紛紛呼喊著不要讓杏兒種棉花、種芝麻、種除了糧食以外的東西。
因為群情激憤,葉紅杏甚至還聽別人說有人想要拿她開刀,威脅綁架她呢!
葉紅杏想不明白,她明明借著種地這件事撒出了更多的優惠和實惠,並且還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可人們為什麼就不肯相信她,完全信任她可以帶他們發大財呢?
她想不明白,不過人們在交頭接耳了一番之後,終於有一個人給出了標準答案:“杏兒,我們隻問你一句話,你不讓我們種糧食,以後我們吃啥?喝啥?還拿什麼過日子?”
葉紅杏在宣布之前就料到了這些人們會如何想,會如何說,所以她此刻顯得極為從容:“我想,大家應該也能看得出來,我現在每天都可以賺到些銀子,這些銀子是我名下的各個作坊裏產出來的。至於那些作坊,想必大家也都打聽明白了,在作坊裏幹活的人每月都能拿一筆不菲的薪酬。到時候大家每個月都能賺到不老少的銀子,到時候拿銀子買糧食、買新衣裳,買任何的東西,買什麼不行?為什麼偏要累死累活的種糧食,結果每年收糧食的時候糧食價格都會大降,被那些販賣糧食的黑心商人坑上一把?”
人們都沉默了,他們現在非常猶豫。
葉紅杏會賺錢,這他們早就看在了眼裏。早在杏兒開辦出玩具作坊的時候,他們就看出了這個小妮子的與眾不同之處。而等到葉紅杏在縣城裏開辦了一家超級市場的時候,人們對於杏兒會賺錢這一事實這才深信不疑了。
隻是,以後真的可以像杏兒說的那樣,他們每個月都可以領取到一筆不菲的薪水,比自己種地還要賺得多得多的薪水?可以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因為沒有任何的經驗,所以人們此刻還極為猶豫。
“我可以當眾打包票,我還可以和大家簽合約。合約呢!簽下之後我若是辦不到,大家盡可以到縣衙門裏告我去!到時候是把我抓起來還是讓我賠銀子,我都不會有意見的。”
“杏兒的合約可是很難簽的,聽說簽了的人每月都能拿不老少的銀子呢!要是讓我簽,我肯定立刻就簽了。”有人就這麼說。
“是啊,當初杏兒在葉家村那邊弄什麼魚塘的時候,因為沒經驗的,所以隻簽了三兩個人,後來那幾個人年底都分了紅,一大筆銀子呢,可眼饞死葉家村的那些人了。結果今年年初,聽說找杏兒要養魚的人就有上百號人呢!還有的人家也在自家地裏挖了塘,準備學杏兒的樣子養魚呢!”
“切,他們又怎麼可能養得好?可別畫虎不成反類犬!”有人文鄒鄒地插說了一句。
人們扭頭一看,見是本村的幼兒啟蒙先生,便都或謙虛或尊敬地跟先生攀談起來。
“先生,您也覺得杏兒種這些東西管用?”有人拿這個問題問先生。
“不知道。”先生也從來沒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所以也不敢保險。
“不過,可以試試。”先生捋了捋胡子,他選擇相信杏兒。
“那就試試,反正杏兒都答應咱們了,她會跟咱們簽合同,到時候咱們要是沒飯吃,她會掏銀子給大家買糧食吃的。”有人就拿剛才杏兒的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