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社區大媽送溫暖(1 / 2)

“蘇慶知,男,36歲,河洛省隆裕縣人,2007年因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其後在獄中表現良好,減刑3年,於2012年6月刑滿釋放,目前在滬務工,現居住於……”

居委會劉大媽抱著一摞a4紙打印出來的卷宗,按下了湯臣別苑a座11層的電梯,然後低頭繼續看這個名叫蘇慶知的“勞改犯”的檔案資料。

今天是農曆大年三十,劉大媽一整天都在“走村串戶”,為那些有過勞動改造經驗的人送去黨和政府對他們的殷切關懷,民間又稱為“社區送溫暖活動”。

叮當——

電梯停留在11層。

這幢住宅樓是兩梯兩戶構造,左邊是a101,右邊是a102,她直接按響了a101的門鈴。

開門的是一個四五十歲的男子,與檔案上蘇慶知的照片有幾分相似,劉大媽猜想這人應該是他的直係親屬,便問道:“請問蘇慶知在家嗎?我是社區居委會的。”

男子忙把她讓進屋,開口說道:“我就是蘇慶知,您是劉大媽吧?”

劉大媽聽了,不禁愣了下,難道檔案提供的信息有誤?

她忙低頭掃了眼卷宗上麵的黑白照片,又抬頭看了看眼前之人,兩下仔細對比,這才確定他是本人。

“你今年不是36歲嗎,怎麼……”

眼前這人佝僂著腰,兩鬢有銀白頭發,皮膚褶皺得像楊樹皮似的,怎麼看都不像三十來歲的人。

蘇慶知笑了笑,接過話茬:“怎麼像46歲似的?我實際年齡的確是36歲,隻不過看起來顯老……這是我的身份證,您核實一下,人肯定是本人,請您放心。”

他把身份證和戶口簿遞過去,又給劉大媽泡了杯茶,身體筆直的坐在她對麵,等待著社區送來的關懷和問候。

“結婚了嗎?”劉大媽啜了口茶。

外麵天已經黑下來,她急著回家過年,也不寒暄客套了,直接切入正題。

蘇慶知如實回答:“沒有。”

劉大媽皺起了眉頭:“為什麼還不結婚?是不是對黨和政府有意見?國家已經放開了二胎政策,鼓勵生育,你得積極響應號召,要是人人都像你這樣不結婚不生孩子,咱們國家還怎麼搞建設?”

蘇慶知一陣頭大。

自從九年前妻子張禕歆去世後,他一直沒有再娶,誰曾想這卻成了他抹不掉的人生“汙點”,逢年過節都會被家訪的居委會大媽舊事重提。

“我正在積極努力,爭取在2018年解決個人生活問題,本人堅決響應國家號召,為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不給黨和政府製造問題,同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蘇慶知說的義正言辭。

劉大媽點點頭,認錯態度還不錯,看來這些年的思想改造卓有成效,這才使他從最初的脫離群眾、對抗群眾,到現在又重新回歸人民群眾的懷抱。

“你爸媽從事什麼工作?”

劉大媽是一個工作態度認真的人,送溫暖一定要送到位,親戚朋友都是被重點“關照”的對象,一個都不能漏掉。

“爸、媽……已經去世好幾年了。”

蘇慶知的思緒飛回到27歲那年,當時結婚兩年的妻子張禕歆先天性心髒病醫治無效去世,他也因為故意傷人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禍不單行的是,他在醫院打傷的那個富商有涉黑背景,對方使足了關係,硬生生的把三年改判成了八年。

兒媳屍骨未寒,兒子踉蹌入獄,蘇慶知的母親幾乎哭瞎了眼睛,在去探監的路上,被一輛飛馳而過的轎車撞倒,隨後遭後麵的卡車碾壓,當場身亡。

他的父親無法麵對家破人亡的沉痛打擊,終日酗酒麻醉自己,在他入獄的第二年冬天,凍死在冰天雪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