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於微末(2 / 2)

倒不是約翰有多懼怕塞爾維亞爆發一場農民叛亂,比起朝上國動輒改朝換代的農民起義軍,這個年代,尤其是巴爾幹地區的農民叛亂,幾乎不會對統治階層構成任何威脅。哪怕是在不列顛-日耳曼-亞平寧一線的所謂歐洲重心區,也從來沒有一場農民叛亂能夠形成真正規模並掀翻某一王朝的統治。

畢竟分封製度影響深遠,農民的腦子裏,更深刻的概念應該是武裝起來,幹掉壓在他們頭頂的某一個官僚、地主,更有夢想的,或許會將矛盾上升到地方總督頭上,但極少有農民叛亂將目標直接放在推翻王朝統治上。歐洲人叛亂的政治性和組織性都相當低下,也就不存在威脅皇室的理由。而約翰真正擔心的,是有某些別有用心的塞爾維亞貴族乃至是王室旁係,利用這一整場農民叛亂,演變為轟轟烈烈的複國戰爭。促使塞爾維亞從三國同盟的控製中重新獨立並獲得主權。

“塞爾維亞現在已經不可能得到奧斯曼人的暗中幫助了,他們想要複國,比當時抵抗三國同盟的入侵還要難上很多,怎麼偏偏挑著我們一片祥和,沒有外戰的時候發動叛亂呢?”索菲雅有些疑惑道,“按理來,他們哪怕提前幾個月,在奧斯曼人入侵雅典港的時候直接叛亂,也比現在好很多。”

“有很多事情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如果背後真的有貴族在操控農民叛亂,一開始,被三國同盟剝奪了私募兵權的貴族們,還得看農民們的眼色。實際上最有可能的辦法,就是煽動塞爾維亞平民反抗三國同盟壓迫的情緒,渲染所謂的愛國熱情,而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又有極大的可能通過地下宣傳,來塑造一個人民心目中的塞爾維亞民族英雄。而這個民族英雄,就很有可能成為整場叛亂的精神象征。當叛亂真正形成規模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措施短暫的應激時間,從而讓叛亂以不可控製的規模不斷擴大。塞爾維亞人,還是有可能我們對他們的統治的。”

雖然約翰相當不希望自己的猜測變成現實,但現實,往往會與他的猜測不謀而合。

盡管君士坦丁十一世以最快的速度批複並同意了約翰的請求,聖座衛隊也與鳳凰軍團一起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科索沃地區,但等所有人反應過來,還是慢了一步。

塞爾維亞,在一群別有用心的貴族和軍隊將領的控製下,當著三國同盟的麵,掀起了反抗奴役與壓迫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