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誰能告訴我,一萬多人,加上塞爾維亞的七八千步兵,還有我們的三千援軍,兩……僅僅兩!為什麼!為什麼到現在已經失去所有聯係了!”穆罕默德臉色極其陰沉地坐在埃迪爾內蘇丹王宮之中,桌麵上原本拜訪的杯盞已經化為了一大堆碎片散落在地上,“僅僅是一個匈雅提!匈雅提!我在瓦爾納,輕輕鬆鬆擊潰了他們四五萬的聯軍!那是十字軍精銳中的精銳,現在你們告訴我,到底怎麼回事,啊!你們給我!”
“蘇丹陛下……”穆罕默德的首輔大臣哈利勒緩緩起身道,“我們的精銳並沒有受損,這隻是試探性進攻的失敗罷了。塞爾維亞隻是我們在巴爾幹的棋子,暫時先把它們拋掉也沒關係。這個時候,不能損傷我們主力軍團與近衛軍團的士氣,無論是匈牙利還是阿爾巴尼亞,在這場戰鬥中都隻是羅馬人的傭兵。我們可以暫時讓出西巴爾幹的利益,重中之重,是戰勝羅馬人……隻要能擊潰羅馬人,甚至打通巴爾幹與亞細亞,那麼我們攻入歐陸,就再也沒人能阻止我們了!”
“戰勝羅馬人?當初羅馬人幾乎隻剩君士坦丁堡一城,連著打下雅典、底比斯、薩洛尼卡、伊庇魯斯!現在他們經濟大致回複,兵力空前,匈牙利人和阿爾巴尼亞,恐怕現在也在塞爾維亞境內大肆攻城略地了,哈利勒先生,您覺得,我們怎麼樣才能戰勝羅馬人呢?”呂卡翁也起身道。
自奧斯曼在希臘潰敗之後,朝堂內派係黨爭便愈演愈烈。而瓦爾納一戰,更當武將集團在朝中氣勢大盛。想呂卡翁這樣非突厥嫡係的將領,在哈利勒麵前也能三道四,文治衰敗可想而知。而穆罕默德又一心希望用武力手段為穆拉德二世複仇,就更加強了兩個派係之間激烈的衝突。
“雖然這話聽起來不太順耳……但是我認為呂卡翁將軍的判斷十分中肯。我們如今要做的是防守埃迪爾內,而不是主動向外進攻,羅馬人的糧草和兵源有限,隻要拖過去這一截,我們才有戰勝的可能。”
在平定內部篡權叛亂中,呂卡翁率領的騎兵軍團作戰極其勇猛。這讓穆罕默德二世也對這名希臘裔的將領刮目相看,甚至認為呂卡翁對奧斯曼忠心耿耿。殊不知,讓奧斯曼人殺奧斯曼人,是呂卡翁最樂意看到的局麵。
現如今,呂卡翁在穆罕默德麵前炙手可熱。稍微嗅得到點兒風向的,恐怕都會對呂卡翁的建議表示支持。
“呂卡翁,你這是在蘇丹陛下麵前羞辱我們軍隊的勢力,樹羅馬人的威風嗎!”哈利勒伸手直指著呂卡翁,怒斥道,“我們還有數萬大軍,還有精銳的蘇丹近衛軍團沒有動用,你憑什麼認為,我們和羅馬人決戰一定會失敗?”
“那你又憑什麼覺得,我們和羅馬人決戰一定能贏?”呂卡翁故作不屑地看了一眼哈利勒,“我們隻有先依托埃迪爾內的城牆,節節防守,消磨羅馬人眼下的銳氣,才能在正麵戰鬥中擊潰它們!”
“你們兩個都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