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爾季的行動倒是出乎意料的迅速,他居然可以抽出空,放棄坐鎮阿爾巴尼亞的廣袤山脈,來比耶斯村與帝國商討軍務。
這是約翰第二次見到傑爾季·斯坎德培。連綿不斷的戰事讓他看起來不免有些疲憊,甚至沒有被衣物遮蓋的身軀上,還可以看見傷口被包紮起來的痕跡。
“約翰陛下。恭喜位尊共治皇帝,羅馬帝國一定會在您的帶領下走向強盛。”
“阿爾巴尼亞人民有您這樣優秀的領導者,是上帝的恩賜。”
“蒙主恩典。”
“蒙主恩典。”
很客套的一番辭。傑爾季與約翰之間其實並沒有多少深入的了解,隻是從對一些事件的處理中,推測對方的為人處世。
眼下是一場事關西南巴爾幹未來走向的會談,但二人即使因為伊薇·斯坎德培建立了血緣紐帶,也不得不先展開相互地試探。
這就是外交。
長時間的拉扯,才能達成最一致的共識。
“陛下。對於阿爾巴尼亞的山區,我和我的軍隊已經基本掌握了控製權。奧斯曼人雖然多次衝擊我們的堡壘,但都是無功而返。”
“早有耳聞,您的軍事實力早已聲名遠播。巴爾幹上的人民有目共睹。”
“但遺憾的是,多次的防守戰爭,讓阿爾巴尼亞的兵源已經接近枯竭。但眼下奧斯曼人攻勢已經大幅減弱,是我們收回阿爾巴尼亞富庶地區的最好機會,因此,我們需要得到帝國切實而快速的援助。”傑爾季緊盯著約翰的眼睛,他字字句句情真意切,當然不想聽到約翰的謊言或者否定的答複。
“我們非常樂意向盟友伸出援手。但您要知道,眼下帝國與奧斯曼的停戰協議才履行了不到五分之一而已。主動破壞協議,除了會影響帝國的外交威望之外,更重要的是,帝國眼下沒有能力來抵禦奧斯曼人的怒火。”約翰也闡述著真實的情況,按照君士坦丁堡目前的防守力量,誰都會心虛,“我們不可能直接主動地向奧斯曼的軍隊展開衝鋒。更不可能向奧斯曼人正式宣戰。傑爾季,我們需要合適的介入戰爭的借口,否則,至多隻能做策應工作。而且,前往阿爾巴尼亞的陸路上有不少本地擁兵自重的軍閥,這會給帝國軍團的行軍帶來不的麻煩。”
“恕我直言,陛下,這些軍閥,恐怕不足以稱得上是阻礙。而且,我想他們也同樣受製於奧斯曼人。”
傑爾季剛完,約翰頓時警覺了起來。
這是他不太願意提到的話題。目前他們還沒有掌握到切實的證據來證明奧斯曼人的確在操控當地軍閥反抗帝國的統治。但哪怕奧斯曼人就是那個始作俑者,他也絕對不希望再有其他外部勢力來染指伊庇魯斯。
之所以君士坦丁十一世會提前為約翰加冕為共治皇帝,就是因為,伊庇魯斯地區的控製權,就是帝國在巴爾幹地區能夠與奧斯曼人正麵抗衡的最後一塊砝碼。
伊庇魯斯的經濟生產和人力資源得到恢複之後,隻要通過借助威尼斯的海軍實力,封鎖住博斯普魯斯海峽和其他奧斯曼人重要的登陸地點,帝國完全有能力與奧斯曼人在巴爾幹半島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