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天真的構想(2 / 2)

這丫頭賦自然過人,但能有眼下才一般的表現,和這樣的努力應該更有關係。

“我想要效仿他們,在君士坦丁堡……不,在整個帝國之中重建文化業。”約翰放下筆,解釋道,“文化產業,同樣也可以提高帝國的財政收入,不僅如此,高度發達的文化業也能提升社會的穩定性,和公民們的生活水平。總而言之,好處還是很多的。”

“文藝複興啊……雖然美第奇家族是銀行業發家,不過的確對藝術產業有很大的投資。話回來,哥哥,你終於決定和教會對著幹了,我好崇拜你啊。”

索菲雅的語氣裏當然是聽不出任何崇拜的感情的。

與主教會相似,牧首們對世俗文化的看法也都是普遍厭惡。不過,近幾年牧首的權威幾乎到達了最低穀,此時發展文化業,也可以是一個機會。

當然,隻是機會而已。

帝國麵臨的局麵和那群亞平寧半島上整無所事事的商人貴族可完全不同。不僅外部虎狼環伺,內部也有矛盾衝突。文化產業作為長期投資,並不能立刻取得收益。

而且文化業的發展,通常與教育事業相掛鉤。這對帝國剛剛有所好轉的經濟又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這筆投資,風險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站在君士坦丁十一世的角度,索菲雅當然不會同意。

不過話又回來,索菲雅,畢竟和君士坦丁十一世有所不同。

看到約翰滿臉認真的樣子,索菲雅也正經了起來。

“哥哥,你是真的想要在君士坦丁堡,也開展類似文藝複興的運動?相對於生活在教會陰影下的西歐諸國,帝國的過去並沒有那麼黑暗。”

“你錯了索菲雅。”

約翰挺了挺腰杆。這個問題,幾乎切到了他前生的畢生所學,身為人民教師,對關鍵考點絕對了如指掌。

“文藝複興能夠出現,實際上的功臣,就是那些讓人討厭的功臣。他們所掌握的大量資本……白了就是錢,讓他們不滿足於被教會控製,因此,他們才會通過支持藝術的手段,來反抗教會。眼下,威尼斯人在君士坦丁堡和大希臘修建的一些工廠,讓我們的公民也逐漸有了資本積累的意識。帝國的公民,也在嚐試著建立工廠。這種情況下,就有了藝術發展的初級準備。帝國現在要做的,就是保護這些我們本土的工廠,在健康的方向上平穩發展,隻要公民們擁有了充足的資本之後,就一定會有人來充當類似美第奇家族的角色。為屬於羅馬帝國的文藝複興推波助瀾。”

聽完之後,索菲雅陷入了一段較長的思考。畢竟有很多信息,她也是第一次收到,需要時間消化。

“那你覺得,帝國應該做點什麼?”

“通過幾個鼓勵工廠投資,能夠促進資本積累的法案。來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做準備。”

“哥哥,我總覺得你有一點著魔了……改製改革,都不是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