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的啟示
每個人的命運都與他內心的渴望有關,一個人所能取得的人生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在童年時的夢想是科學家還是小攤販。
1907年,布魯斯?麥克萊蘭(BruceMacLelland)出版了他的《想象力帶來富有》(ProsperityThroughThoughtForce)一書。他提出了“你是你所想,而非你想你所是”的概念,並且對吸引力法則作出了總結。這是一本為我們正在講的“氣場理論”開山劈路的作品。
“內心的吸引力”改變每個人的生活,如果你懂得這個概念並能做到正確運用。聽著很神奇,但是它在講什麼呢?菲爾博士可以告訴你,它看似玄奧,其實一點也不神秘。本質上,它是一種基於同類相吸、同頻共振的科學原理,即我們的思想、情感、語言、行動等結合在一起所構成的能量形式,將會對與其同質的人和事物形成吸引。
如果你聽說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就很容易理解了,這種吸引力正是強大的氣場!將它與自身的人生際遇結合起來就會發現,一個優秀的人會對“他的向往”產生吸引力,他想得到的東西會主動向他跑過來,為他提供機會!這就是我講的“成功者總能讓你走近他,而不是他要抓住你”!
每個人的氣場都會產生吸引力,積極的氣場產生積極能量,吸引更多的積極能量;消極的氣場產生消極能量,吸引更多的消極能量。
我們內心的能量無處不在,並且從生到死伴隨一生。你看不到它,但伸手就可以抓到它,它可能是有創造力的,亦可能是摧毀性的。它的性質,取決於你的狀態!一個有創造力的人,他的周身布滿創造性的能量;一個自卑而無所事事的人,我們在他臉上甚至可以看到死神的顏色!他在摧毀自己,也會摧毀任何一個走近他的人!事實就是如此,一個遊手好閑、自甘墮落的人,對他自己和我們都是一種巨大的危險。
無數的事實正在驗證我們此刻的觀點。一個胸無大誌的人,這輩子基本不會做成什麼大事;而一個希望有所成就的人,則有很大的幾率在某一天實現他的理想。聽著越來越奇妙了,可事實就是如此!這不是命運的安排,如果你相信占卜或者宿命,讓算命師來為你排憂解難、指點迷津,那就是錯誤的,是你找錯了方向。這一切都是由內心的氣場決定的,所有的奧妙都在你自己的身體內,它決定著你的人生坐標。
一個人在他幼年的時候,氣場就開始逐漸形成,他對外界就有了吸引力,例如想得到某些東西、試圖完成某些目標,這時內心的能量就會以合理的方式向外輻射。有的人強,有的人弱,並且這種強或弱會伴隨著他走完一生,最終將或多或少的收獲放入他生命的果籃。
漂亮可愛的嬰兒就在你麵前,看,他的身上全是成長的渴望,一切都為了成長,他一定會長大的!洛杉磯教堂學校的孩子經常從我的身邊經過,我在去講堂的路上,每天在第一時間感到了他們身上求知的光環,他們在貪婪地學習知識,並且這種求知的味道通過空氣感染著我。
福特公司的汽車銷售經理,雙眼閃爍著渴望的火花,他極度希望我購買一輛新款的福特轎車。就像算準了似的,總在十字路口遇到我。
“菲爾先生,很高興又看到你了,有什麼需要我幫忙嗎?”
“啊,那麼,請幫我物色一輛家庭旅行所用的汽車吧,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