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風起(1)(1 / 2)

庸關是玥國最北的一座城池,庸關的守將是威遠公鄭拓,這些年他手握重兵,駐守在邊疆。皇帝幾次想要從他手中削弱軍權,都沒能成功。可見手握重兵的他已經到了有恃無恐的地步。

正午,據探子回報,寧王的隊伍到了,鄭拓率兵在庸關接應。

由於常年駐守在邊疆,風雪侵蝕之下,鄭拓的臉上布滿了刀刻一般的皺紋,令他看上去很是難以接近。

他站在驕陽之下,遙遙看到一隊人馬逶迤而來,隊伍前麵是一名年輕的將領。

那人一身銀色盔甲,看上去英姿颯爽,銀甲在正午的豔陽下,閃著寒冽耀眼的光芒。

鄭拓望著那個銀甲將領漸行漸近,一雙厲眸微微眯了起來,充滿了恭敬的神色。其實,他對寧王百裏寒非常忌憚,因為當年正是他親手害了他的母後沈皇後。

可是,後來,他派了無數撥的刺客,都未能將這個寧王除去,隻能眼睜睜看著他逐漸握住了京師禁衛軍的兵權。

他心中對這個寧王怎能不忌憚?如今,卻不知這個寧王犯了什麼邪,忽然率禁衛軍遠征。那禁衛軍可是他幾年來好不容易斂起來的兵力。

不過,不管是什麼原因,這樣的事情,他是樂見其成的。他巴不得暮野將百裏寒的隊伍打得落花流水,而他,正好坐收漁翁之利,說不定可以舉兵返回京師,將皇位拿下。

不過,令他疑惑的是,百裏寒的隊伍並不似探子回報的那麼多,根本就沒有五萬,看上去也就是一兩千的樣子?

遙遙看到隊伍快要走到近前,鄭拓慌忙俯身跪拜。

耳聽得馬蹄聲到了近前,他語氣恭敬地說道:“寧王一路勞頓,辛苦了,老臣已在府內備好了接風宴會,請寧王賞光前去。”威遠公沉聲說道,語氣恭敬,但是神色卻絕不恭順。

銀甲將領從馬上翻身躍了下來,笑道:“末將鐵笠見過威遠公!”

鄭拓抬頭,這才發現站立在麵前之人並不是寧王百裏寒,心中不禁一片懊惱。他從地上站起身來,道:“鐵副將,為何不見寧王大駕。”

“威遠公不用在此迎接了,寧王已經轉道劍門關外,特囑末將前來向威遠公稟報一聲。”說罷,帶了兩千精兵出了庸關,直奔關外。

鄭拓徹底愣在了當場,他沒想到百裏寒會轉道劍門關。當然,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還有呢。

百裏寒並沒有將中軍營帳駐紮在劍門關內,而是直接駐紮在關外麓川,翻過崇山峻嶺,便可以到達天漠國的都城翰城。

這日,百裏寒身著一襲深黑色寬袍,不沾一絲塵埃地在層巒疊嶂的山崖上攀援。陽光灑落在他的身上,使他渾身上下閃耀著一種清澄幽冷的光。

白雲繚繞間,一個個山峰均挺拔巍峨。山中的空氣非常清新,秋末的景色也美輪美奐,樹葉的顏色從淺綠深綠到墨綠再到淺黃深黃到楓紅,層層疊疊變化著,竟比鮮花還要豔麗,讓人情不自禁感歎自然的鬼斧神工。

百裏寒想要在麓川找一條近路,一條可以通到翰城的近路,那樣他便可以帶領著兵將神不知鬼不覺的奇襲翰城。

他知道暮野此時還在和東方流光僵持著。而他,隻要奇襲翰城,便可打破這種僵局,那時,暮野便會受到前後夾擊,必敗無疑。如果運氣好的話,他有可能生擒暮野的爹娘,屆時便可以從暮野手中將流霜換回來。

這是最穩妥的辦法,是唯一能讓流霜不受傷害的辦法。

百裏寒抬頭仰望,隱隱看到雲霧繚繞的山巔,那麼美,那麼陡峭。

山巔之上,是經年不化的積雪,百裏寒到達山巔時,恰好是日落十分。夕陽為白雪籠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霓裳。

山頂上,並非如想象般狹窄,也不是如想象般是一片平地,而是一大片湖水。

湖麵平坦如鏡,湖水清澈見底,水麵上閃著粼粼波光。白雲和夕陽將自己的影子倒影在湖水之中,為寂寞的雪湖增添了另一種美麗。

好一番如夢如幻的美景。隻是可惜,他阻住了百裏寒的路,想要到山頂對岸,隻有通過這片雪湖。

這難不倒他!

百裏寒走到下邊山坡上,拔出長劍,砍了幾株碗口大的樹木,扔在雪湖之中。然後,他飛身躍起,足尖接連點到樹幹之上,好似黑色大鳥一般,翩然躍到了對岸。

百裏寒站在對岸,朝著山下遙遙望去,茫茫雲霧間,一個羊腸小道蜿蜒著呈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