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 3)

俗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循環,天公地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想必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勸人棄惡從善,多做好事,不要做一些壞事,那做壞事自然會得到報應。

雖是這樣說!但是有些人好拿些好人不長命,壞人活百歲的一套理論來反駁我。我到也無話可說,雖然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不應該迷信,但是做善事也是我們從古至今一直提倡的。有沒有報應,你信也好,不信也擺。

開始寫這部小說之前,我也考慮了很久,應該寫一部什麼樣的題材!這部小說到底因該怎麼歸類,想了很久,我自己也沒弄明白,所以幹脆發到這靈異區!說害怕但也不恐怖,說刺激但也很平常。一部很平常的小說!望諸君欣賞!聲明;本小說純屬虛構,人物地點,故事情節要有和現實生活類似不要見怪。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剛剛出狀元,這也是老一輩口頭留下來的!鼓勵一些人,不管處於哪一行,那一業,都應該認認真真,總有一天你會在這行熬出頭。

但也有些行業估計幹的人不多,就像別人說的晦氣!比如背屍,趕屍一類的現今也不多了,沒人願意幹了!一是年輕人不願幹,二是有些行業也失傳了。

但也有某些行業是不能缺少的,雖然現在人幹的少了,但是每個地方大大小小都能看到過,這個行業說起來也是個手工活,就是紮紙人。紮紙人現在對大多數人來說,不陌生,但見過的不多,一般見到的也是機器做出來的,手工的不多!一般在偏遠的農村地區,這種風俗還是有保留的。

紮紙人通俗來講就是人死後用來祭祀的一中道具,當然也包括,紮房子,馬匹,轎子,不少農村人都見過。是表示對死人的一中尊敬。古代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為人死後會到另一個世界,也就是陰間,我們活人生活的地方是陽間。祭祀的物品也就是給死人到了陰間用的。紮紙人,在中國有很悠久的曆史,大約1500年之久了。最遠可追溯於南北朝時期,到了宋代,已經在全國開展,而且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它是綜合塑、紮、繪畫於一體的手工藝術,至今在世界被稱為手工技術的一項奇葩。

這一行雖然有人見過,但是他們的生活你卻不了解,各行各業五花八門,你不了解也是情有可原,這紮紙人是五花八門中八門裏排第七,所謂七門搭棚紮紙人,也就是這個說法。

要是你單純認為紮紙人隻是簡簡單單,誰家死人了你就去紮紙人,掙點銀兩,那你就錯了,白天有白天的生意,晚上有晚上的生意,你想,滿屋子都是紙人,紙壺等,晚上少不了孤魂野鬼,所以紮紙人平時也會點道術的。

話說在這明朝萬曆年間,山東境內有這麼一個地方!比較窮,當地窮山辟鄉!而且這個地方還有一個壞處,就是比較邪門,三天兩頭有人去世!且無緣無故查不出原因,村裏人都是惶惶不可度日,生怕那一天自己晚上睡下,白天起不來。所以這一帶人該搬的搬,該遷的也遷走了!自然人煙稀少。村裏死人,自然白事多了起來!可村裏沒人會紮紙人,隻能去別的地方去請!你想這山路崎嶇,道路難走,一般人不願來這個晦氣的地方!久而久之也就沒人願意來了。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村裏從哪裏來了一位乞丐,看這乞丐,莫約六十多歲,渾身邋遢,滿臉汙垢,看樣子好久沒有洗漱了。頭發披散。都打結了。不過這乞丐模樣精神,眼睛那倒是炯炯有神。

自從到了這裏他是每天挨家挨戶去討飯,說也奇怪,討飯不去別處,隻去剛去世的人家。這乞丐不白要你的飯菜,要了飯菜,乞丐會免費給這戶人家紮紙人,到也兩不欠。村裏人看他可憐,不過看他心眼那是挺好,眾人張羅幫他找了個住處!說是住處那也是破敗不堪,長久失修,房子的主人,一家人都搬到別出去了,一時沒人住,但對老乞丐來說比風餐露宿可強多了。

老乞丐自然而然住在了村裏,每日還是討飯為生。幫忙紮紮紙人,看看陵墓,也隻為混口飯吃。隻有晚上才回到住處!家裏空無一物,也就是個睡覺的地方。在這個季節的天氣,晚上還是有點冷的!中秋十月間,秋風瑟瑟,早晚不免有那麼一點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