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窮孩子高俅和敗家子史進(1 / 2)

當今皇帝扯了半天的犢子,還以為他至少能給個一官半職,原來就是派人去當兵?魯智深,一個到處潛逃的殺人犯,在首都相國寺還討價還價謀求一個主管當呢,難不成高俅學富五車才高八鬥,還不如一個殺人逃犯?正常人都這麼想,再意氣一點的,桌子一拍拜拜啦您呐,還當今皇帝呢,好不如我村的村長。

但高俅沒有這麼想,高俅要是這種性格,他就坐不了蘇軾的冷板凳,也當不了畫家王詵的傭人,更成不了皇帝的好哥們好兄弟好玩伴。高俅是個草根孩子,能求得一口飯吃,他已經很心滿意足了,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

一聽到宋徽宗說走後門幫他去當兵,高俅立即跪了下來:謝皇上隆恩!

宋徽宗哈哈大笑:不必,起來!這事兒就這麼定了。明天你就去西部戰區,甘肅省劉仲武那裏報道。聽劉仲武說,西夏人最近日益猖獗凶殘,屢侵我邊疆殺人甚多百姓苦不堪言。你去後要格外努力,務必使出平生才學,勇立戰功報效朝廷……

第二天,高俅就打著背包,朝戰亂頻繁、環境艱苦的西部邊境當兵去了。

《宋南渡十將傳》有記錄:先是高俅嚐為端王邸官屬,上即位。舊法,非有邊功,不得為三衙。時劉仲武為邊帥,上以(高)俅屬之,俅以邊功至殿帥。

西部戰區司令劉仲武,有9個兒子,全家都在前線抗敵,個個英勇善戰。尤以最小的兒子劉錡最為生猛,他的殺手鐧是射箭。

一次,西夏武將率軍來訪,表麵上是來談邊界劃分問題,實質上是來炫耀武力,給宋軍施壓。談判中,這名武將提出羌族人最拿手的好戲——射箭,挑釁道:敢問貴軍敢比箭否?

話音未落,劉錡拉弓就射,“鐺”地一聲響,把軍營門前百米開外的一口水缸射了個窟窿,水順著窟窿咕嚕咕嚕往外流。

如果僅僅是這樣,充其量也就是民兵連副連長兼三岔路口檢查站副站長花榮的水平,西夏武將嘴角上揚,正要“哼”地一聲嗤之以鼻,劉錡第二支箭“嗖”地一聲已在飛的路上,隻聽得“嗞”地一聲悶響,第二支箭紮進第一支箭的孔,又把咕嚕咕嚕流的水給堵住了。

前箭百米穿楊打孔,後箭百米穿楊堵孔,兩箭齊發一氣嗬成!896年後,一個叫美利堅的國家山寨了劉錡箭術,在海灣戰爭中大顯神威。美軍巡洋艦從紅海向伊拉克境內的地堡發射第一枚“戰斧”巡航導彈,由於伊軍事前準備充分,碉堡非常結實,第一枚導彈隻把厚厚的水泥牆穿了個孔,裏麵的軍人被嚇了一跳而已,大多都沒啥事。正阿門慶幸呢,第二枚導彈又從空中徐徐飛來,竟順著孔裏紮進去,然後在碉堡裏炸了。老薩做夢也沒想到,美軍的導彈還可以這樣打!

劉錡射孔堵孔,比西洋美利堅足足早了896年,那時候大宋威武全球,美利堅的土地還是印第安土著人的天下。

西夏人一看劉錡如此神威,一言不發俯身告辭,灰溜溜走了。

宋徽宗沒有看錯人,高俅就是來到這樣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自從高俅來後,神威劉錡如虎添翼,連打了幾次大勝仗。在前線抗敵的日子雖然艱苦、危險,但時間也過得真快。1108年,劉錡成功招降羌王子臧征仆哥。

高俅既是去邊疆當兵的,同時也肩負著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特殊使命,他要隨時察看、辨別基層領導的能力、功績,隨時向宋徽宗彙報,所以高俅不是在前線殺敵,就是奔波在開封與甘肅、寧夏、青海的路上……

自古以來,有外敵入侵,就有慫貨投降。同理,有猛將立功,就有壞人貪功。劉仲武父子就差一點成為這種循環的受害者。萬幸,他們遇到了高俅。高俅是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人。高俅回到首都後,立即稟報宋徽宗:劉仲武父子是忠臣、猛將,得重用。於是帝勞之曰:仆哥之降,河南綏定,卿力也。問幾子。曰:“九人。”悉命以官,錫閣門祗候。劉錡於是在高俅的推薦下,從邊疆直接升官到了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