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如霜,正是春寒料峭時節。
將近四更,街麵上已是毫無人煙,隻有遠處傳來打更的聲音。這時由暗影裏閃出一人,胯下騎馬,逐漸向一座官宅靠近。馬蹄上綁了棉布,所以馬匹走起路來隻發出輕微的響聲。
人影在院牆外停下,將馬拴在一處木樁之上,回身踏上馬背,一躍身翻入牆內。
過了大約半柱香功夫,人影又在牆頭上出現,屈身跳上馬背,探手解開韁繩,嘴裏輕嗬一聲,向東邊方向疾馳而去。
“殺人啦……殺人啦……快來人呐……老爺被刺了……”
刺客剛走不久,官宅裏就有人大聲尖叫,霎時間變的人聲鼎沸,燈火通明,已經是亂作一團。間或夾雜著孩子和女人的哭聲,有人便提著刀跑出宅子四下觀望。
刺客名叫萬昏曉,本是這“東隅國”的一介平民。
“東隅國”原名叫“卑奴國”,是地處西州大陸,靠近沿海的一個小國家。
該國女尊男卑,是為女子掌權的國家。女王叫“棲川香”,年長未嫁,事“神鬼道”,惑民無數,尊為國教。侍婢千人,卻很少有人見到女王,唯有一男子遞飲食,傳辭語。居處宮室、樓觀城柵,皆持兵守衛。法俗森嚴。
“大凰王朝”與其國隔海相望,地處拉姆大陸中部的廣闊區域。女王仰慕天朝上國的文治教化,物阜民豐。又加之與己國接壤的熙照國對其虎視眈眈,兵戎不斷,意欲吞並。遂不遠萬裏跋山涉水遣使來朝,進貢各種珍奇異玩、金銀玉器等諸般物事。並願為大凰臣藩。季恒王大悅,嘉勞良久,封女王為“親凰卑王”,授予金印紫綬。金印上刻有“凰卑奴國王”五個字。
女王憑借臣屬於天朝藩邦,王權和地位得以鞏固。與熙照國疆域衝突也變的態度較強,不似以前委曲求全。並多派學生去大凰國求學,掌握了許多先進知識,為其發展澤惠巨大,國力漸強。
於此女王也知“卑”乃不雅,“卑奴”尤甚,遂議改國號:熙照國即稱日照之國,我在他國東方,乃是日出之源,便定國號“東隅”。
東隅國出美女,女王深知季恒王驕奢淫逸,於是投其所好,朝貢的時候便從民間大肆擄掠美色。每到這個時候,家有嬌娃的老百姓就會將女兒藏匿起來。倘若治保告密,官家就會將其家人抓捕,嚴刑拷打,非銀錢不能免災。老百姓恨極了女王,被逼無奈之下,有的就嘯聚山林,落草為寇。
萬昏曉父親早逝,隻與母親、小妹相依為命。母親業已年邁,耳聾眼花,半癱在床。一家人隻靠著兩畝薄田艱難度日。
為了貼補家用,萬昏曉就學著跑單幫做生意,去沿海港口販賣些私貨與外埠商船。行途雨雪路濘,餐宿不定,很是艱辛。好在辛苦沒有白費,逐漸的也存下了一點銀兩。日子有所好轉。
他心裏估摸著好好再幹上幾年,等小妹稍大一點,給她尋個好人家。靠著自己這幾年的積蓄,給妹妹妥妥的再置辦一身嫁妝,風風光光的出嫁,父親九泉之下也應該安心了。
然後打算再組建一個商幫,大家夥合起心來一起做生意,省的被那些外埠遊商欺負單幫勢微,漫天砍價。
萬昏曉對日後的光景充滿殷盼,逐漸跑單的趟數多了起來,在外待的時間也越來越久。以前多則半月,少則六七天,心裏總是掛念著母親和小妹,不論行情如何見長,都要及時拋貨,回家探望。現在卻是一兩個月回來一趟,回來也是稍加安頓,匆匆即走。
小妹生的二八姝麗,婉妙無比。萬昏曉生怕她被抓去做了貢品,平常隻要她穿一些布履襤衫,一副農漢打扮。即便如此,也是難掩俏麗本色。
萬昏曉偶爾會給小妹帶回些漂亮衣服,妹妹穿在身上,左顧右盼,歡喜不禁。愈發顯得綽約多姿,儀態萬千。隻是每次都隻能在屋裏穿,一出屋去就要換上農漢的衣服,妹妹心裏怪怨哥哥小題大做,為此流了不少的眼淚。
這日,小妹穿了漂亮女裝在屋外賞花折葉,清風徐來,衣香袂影,好不愜意。
至從哥哥歸日漸久,小妹就忍不住的穿了女裝經常屋外閑逛,估摸著哥哥快回來的時候就趕緊的換上農服。母親老眼昏花,自然不知道她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