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洪荒之時,神界地氣異變,神樹爆發萬丈,樹係如垂天之雲,深入盤古之心。盤古之心輻聚周遭土石,逐漸壯大,形成嶕嶢之山,是為“蜀山”。{1}
蜀山連綿數百裏,峰巒起伏,山體高聳入雲,平日間隻見白雲環繞山腰,看不真實。蜀山之上山林密布,靈氣濃烈,是為修道勝地;而其又山林秀麗,珍禽異獸盡見,又以山高險俊而聞名天下。
蜀山之上,卻實以修道而揚名於神州大陸。
蜀山山體形成年代甚遠,時至今日,已不知多少歲月。蜀山之上,零落分別有十來個修道門派,其中最為讓人向往的門派——仙劍派。正是坐落於蜀山主峰“仙劍峰”上。
仙劍派立教之早,無人可以追溯,隻是傳言中稱其為道祖鴻均所立。但此者傳言無人相信,隻因仙劍派並無“仙法”,而那道祖鴻均又是如此虛無縹緲,不知是否真正存在。再者,道祖鴻均為眾仙之師,可見其地位非凡,不曾來過凡塵,又怎會於人世間創立此教。
仙劍派後山有一水池,名曰“煉劍池”,為當年容成氏在此煉劍所留。因此有傳說稱仙劍派為容成氏所立。
關於仙劍派立教祖師,江湖上說法不一,真假難辨。
而仙劍派後山的“煉劍池”,卻是貨真價實。那水池清澈透明,時常泛五色神光,水中蝦魚皆可見,荷蓮碧綠,看似極為祥和。但若是身負殺氣靠近,頓時劍氣衝天,天空驚現諸多劍影,稍微弱者,瞬息方可吐血重傷。
仙劍派曆代掌門繼位,必先通過“煉劍池”,於其中體悟三日,方可繼承掌門大位。
關於仙劍派的曆代祖師記載,最早者卻是在兩千年前。據仙劍派內閣書籍著,仙劍派曾於兩千年前,有真劍子遁入修道,因其天資聰慧,異常得到師尊照顧,將畢生所學教於他。待其學有所成,卻已少有敵手,其師竟抵不過十招。
當實時,仙劍派為小門派,門丁不興,隻有寥寥數人而已。其師見真劍子如此,十分欣慰,望其將仙劍派發揚光大。無奈真劍子本人不甘平庸,一心追尋長生,以為修煉最終會窺得天機,以劍證道,羽化登仙,打破世俗傳說,便毅然北上到達極地,曆練數年方才歸來。歸來之日,直入“煉劍池”,將背負木匣沉入池底,又將其封印,抬手擲出一卷竹簡,大笑而出。於門中處理了一些俗事,飄揚而去,至今也不知蹤跡。
其師翻起竹簡,卻見其前半部並無半個字形,空白之餘,竟有蛀蟲之類。後半部著有真劍子所開創劍法,是名“蜀山劍道”,高深精煉,最後一式更勝之,是名“天劍決”。可是自始至終,除卻真劍子外,兩千年來無人練成“天劍決”。因此,天下人皆知“天劍決”神鬼莫測,卻無人見到“天劍決”的真正威能。
“蜀山劍道”之末提到:“修道法‘天劍’者,需得慎之;再則,若門中泛天資聰慧者,皆予竹簡觀之。”其中之意,真劍子卻未提及半分。後人也隻知“天劍決”無法修煉,但終於是不知為何。
其師見了“蜀山劍道”,大喜,立刻傳承於眾弟子。修練數年,功力大增,承接正道之職,斬妖除魔,勢如破竹,一時之間風頭無數,名聲如雷貫耳,天下人皆推崇。不到十年之久,便以宮廷秀麗,弟子眾多,成為正道之首。時至今日,仙劍派早已家譽戶曉,雖有過波瀾,也不改當日輝煌,是為天下修道者向往之地。
如今仙劍派掌門玄虛子,道法高深,壽齡已達三百有餘,雖是銀絲布滿,卻是一派仙風道骨,凡人皆以為為得道成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