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綠青山雲裏寒,孤影蕭蕭求道難。
武當尋道問心的路便是一條艱難的路。大雨瓢潑,一個有些單薄的身影前進在通往武當的山路之上。細眼看去這單薄身影的主人乃是一個少年,約莫著十二有三的樣子。一身布衣便可看出並非什麼大富人家的子弟。背上負著一把長劍,看這劍柄卻也知是把有些年頭的老物。少年行走在泥濘的山路中,絲毫沒有因為大雨而停下腳步,若是有高手在此便能看出這少年步基健穩,吐納有方。在這群雄盡出的大明天下,想必也是家中長輩指導了些許吐納之法罷了。五日之後武當山門前。
“快看這人,已經在山門下跪了三天了,還沒離開。”
“是啊,若是年齡再小一些,或許便收入山門了,可是現在收徒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怕是無望了。”對話之人乃是兩個武當弟子,年齡不大也就十五、六七的樣子,一身道袍卻是將他兩人身份剛剛體現。
順著兩人方向看去不遠處,乃是一少年。看著那一身有些熟悉的布衣,原來便是武當山路上那少年,此時少年膝跪於武當山門之外,麵朝著山門,雙目緊閉,對兩個武當弟子的對話卻是沒有一句應答,有些稚氣的臉上卻顯露著一絲堅毅。
正在此時少年身後走來兩個武當道人,走在前麵約摸著年長些,應是立冠之年,一身白黑相兼的道袍,背上背著兩柄劍,一柄長劍,一柄短劍,看那劍柄一黑一白想來取得是陰陽兩儀之意。隨後的略顯稚氣,卻也是發髻而立,胸前環抱著一柄重劍,一身道袍卻是一塵不染,頗有些出塵的味道。
那對話的兩名弟子看見二人,立馬迎上躬身道“弟子參見兩位師叔。”
兩人略微點頭“恩,不必拘禮。”那年長些的道人應道,隨之便將目光轉向了地上跪著的布衣少年。身後的那有些稚嫩的道人也好奇的打望起來。
“這是為何?”
“師叔,這人三天前便到了山門,卻因年齡略大了些,被長老他們拒收,隨後便一直在這跪著,這已經是第三天了。”
聽聞兩名弟子說道,這道人便徑直向布衣少年走去,身後三人便尾隨著也走了過去。
“小兄弟,你且抬頭看著我。”
那布衣少年聽聞此話,便睜開緊閉的雙眼,抬頭望向了那道人,目光堅定,沒有一絲膽怯。片刻之後,那道人出聲道
“你不怕我?”
“為何要怕?”
語氣堅定,沒有一絲猶豫。
“問道之路,千萬坎坷,你也如此?”
“隻為問道,不問艱難”少年應聲答道。
道人不語,少年也不語,倒是弄的身後三人有些莫名其妙。
隨後道人轉身離開朝山門走去,卻在山門停下“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
那布衣少年,看著道人背影,應聲答道“陳默風。”
隻見那道人低聲輕歎道“默然幽幽,風去蕭兮…”隨後便帶著身後三人漸漸消失在了山門。
默然幽幽,風去蕭兮,風未停,樹在動,隻留下那陳默風獨自一人跪在那山門之外。
翌日清晨,劍劃破空氣的聲音在武當弟子居外回蕩。
“一劍向天傾世沉,橫削落葉靜無聲。”隻見兩道劍影在空中漂浮,這劍影似乎有了生命一般,劃過一片片落葉卻不留下絲毫痕跡。這舞劍的便是昨日那山下的黑白衣道人,這道人雖年輕,不過看這劍法,不得不承認確實是一位少有的劍法高手,兩柄劍,一攻一守,力卻凝而不散,相輔相成,頗有武當道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