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哭就哭吧,隻要不擾民就好了。
——題記
記得小時候有一個朋友特別愛哭,地上有蟑螂她哭了,被男同學抓頭發她又哭了,跑步不小心摔倒破了點皮就哭了,被老師叫起來提問問題回答不出來哇的一聲就哭了。那時候的我覺得動不動就哭的人特搞笑,因為她的淚點都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是的,小時候的我基本很少哭,犯錯了被老爸拿鞭條抽我都沒哭,地上有蟑螂我“piapia”上去一腳解決,跑步不小心摔跟頭我二話不說爬起來,緊張地向四周看了看,拍了拍胸脯,還好,沒人看到。於是拍拍衣服拍拍褲子趕緊走人。被老師提問問題不會我就乖乖拿著課本到教室後麵去站了。這些都不會成為我的淚點,相反的我很不喜歡動不動就哭的人。小學二年級的我覺得都已經那麼大個人了,還動不動就哭,真是搞笑。
當然我也會哭,隻是我的淚點在肥皂劇上,沒辦法,有個愛看肥皂劇的老媽。從小就和老媽泡在各種各樣的肥皂劇上,劇情雷同卻每次都能讓我淚腺崩潰,抱著老媽在那裏哭得稀裏嘩啦。
興許是風水輪流轉,長大後的我卻和小時候形成鮮明對比。會因一點點事情就情緒崩潰,被老媽罵了我哭了,暗戀的男生戀愛了我哭了,同桌讀一半輟學了我哭了,有時候坐著坐著就哭了,笑著笑著又哭了。有時候真懷疑自己是不是心理有問題。好在自己比較健忘,難過難過第二天就什麼也不記得了。那些千篇一律的肥皂劇再也引發不了我的淚點,男主角為了救女主角把女主角推開自己被車撞死了,女主角得了絕症為了不連累男主角就說自己愛上別人了,男主角傷心死了,女主角病逝後男主角知道了真相,哭得撕心裂肺。小時候的自己看到這些一定哭死了,恨不得爬到電視裏麵告訴男主角真相。然而現在的自己隻是笑笑,吐槽編劇都是一個學校出來的,一個老師教的。
或許是小時候的思維比較單一,看不得別人哭,又或許青春本是一曲離殤,長大後的我對哭有了不一樣的定義。
英語老師說,“我以前是很喜歡哭的,特別是讀大學的時候,動不動就哭。現在我的兒子也很喜歡哭,我有時候會告訴他,你是個男子漢,不能動不動就哭。後來我也想明白了,他還太小,還不知道男子漢的概念是什麼,所以還是讓他哭吧,發泄一下就好了。”我從英語老師的話中找到一個關鍵詞,對,那就是發泄。
是的,哭不是一種軟弱,而是一種發泄。小孩子需要發泄,成年人更需要發泄。身處大學的我們每天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壓力下,當壓力達到一定程度總會爆發,如果沒有得到合理的發泄,情況會越來越糟糕。有人說想哭的時候抬頭看看天眼淚就流不下來了。好吧,這個方法我也試過,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所以忍不住就不要忍了,抬頭抬太久沒準還會抬出個頸椎突出。有人說哭什麼哭,哭又不能解決什麼問題,哭隻是一種懦弱的表現。現在的我並不完全認同,對,哭是解決不了什麼,但哭可以讓自己得到發泄。奶奶過世的時候,老爸哭到不能自己,我並不是走過去拍拍老爸的肩膀說,“爸,不要哭了,再怎麼哭奶奶也回不來了。”而是默默地站在那裏紅著眼眶,老爸想哭就哭吧,這個時候所有的安慰都過於蒼白,哭哭就好了。我沒有權利剝奪你哭的權利,我所能做的,就是陪著你一起哭。
朋友說當年和他那個帥帥的男朋友分手時,她哭得生不如死,現在想想當年的自己真是太幼稚了。當時我聽到這裏時我說如果你和現在的男朋友分手你還是會忍不住再一次哭得生不如死,等到你有下一任你再回想以前的時候,你還是會覺得當年的自己幼稚,道理我們都懂,但是那時候的情緒是我們所不能控製的。其實沒必要忍,我們沒有必要用未來時來綁住現在,發泄出來吧,發泄出來就好了。
不要用任何自己認為恰當的理由剝奪自己哭的權利,該發泄時就不要強迫自己接受那些所謂的大道理。人類終究是情感動物,會哭會笑會玩會鬧,所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吧,或許這樣會有點傻,可是那又如何,做自己就好了。
作品信息:(文/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