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洗禮(1 / 2)

我要向大家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內容就記錄在我家祠堂,香案上那本棕褐色破舊的但又保存完好的厚重的族譜裏。

秋高氣爽的季節,大人們都各自忙碌在自家的田地裏,收割這一年裏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苦播種來的糧食。

老天還算沒有沉睡去,今年各家的收cd還算不錯,全村人的臉上都布滿了笑容。這裏的人們就是這樣的知足,沒有什麼大的夢想,也不想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隻要今年的糧食夠吃,一家人快快樂樂的過著,守著祖上留存下來的一畝三分地,就像村裏老族長光著腳丫,弓著背,樂咧咧地露出他那一口無牙的大嘴巴,常常慈祥地說到:夠啦,足夠啦,嘿嗬嗬!

今天早晨,睜開睡意朦朦地雙眼,窗外的陽光格外地明媚,猶如一位花季初開的少女,光鮮麗人,照射在對麵的山腰上,給那片森林點綴了光明。生存在那片森林裏的生靈們開始吸收一天的晨露,那片森林的名字叫“寺林”。

洗漱完後,下樓來,就見母親大人正端著熱氣騰騰的瓷碗,衝我走來。不用說,我也知道,那是什麼?當然,那不是我的早餐。而是我的生日禮物:兩個開水雞蛋。從我記事開始,每一年的生日都是這樣的,從未間斷過。說真的我非常地滿足,這樣的幸福不是人人都擁有的,而我偏偏就是這其中的一位。

母親見我狼吞虎咽的樣兒,笑著嘮叨:今天過了,你都十六歲了,是個小大人了,我們家的中流砥柱了。還是這樣大大咧咧的,該著村裏笑話了。

哪能啊,母親。這是我的標簽,屬於我的個性。這還要歸功於母親您呢,才讓我獨一無二,我貧嘴道。平時就愛跟母親貧一貧嘴,逗著母親時常歡樂。常言道,時常歡笑,歲月年少。

母親見我貧嘴:去,看你父親回來了沒,回來了咱就吃早飯,今天你可別瞎亂跑了,飯後,得去祠堂接受洗禮。

嗯,知道了。見母親去廚房了,我答應道。

這是一個四麵環山的村莊,山脈層層疊疊,綿綿起伏。一條溪水蜿蜒曲折地從寺林東頭流向寺林西頭,硬生生地將村莊拆分為南北兩岸,人們將這條灌溉著兩岸稻田的河流稱之為“廟河”。廟河河水清澈見底,養育著各種生靈,有河龜、黃魚、鰱魚、等各類小魚種,還有一種看不見的傳說。從山上俯視廟河,那就一條傳說,龍。

秦家村,也叫秦家莊。整個村莊圍繞著山勢山脈而建,每一戶人家的房屋都坐落於山腳,形成一個大圓環,好生氣派。如果可以飛上天空鳥瞰,仿佛一隻大地睜開的眼睛,注視著碧藍的天空。

而我家,就住在南岸。後山是比寺林還要廣闊的森林,連綿起伏的山脈不知都通向何方。與寺林相比,除了它一望無際的廣闊,種類眾多的生靈以外,唯一不同的就是這整片森林大都由一種稱之為“青竹”的竹子構成。於是他有著一個與之匹配的名字,青竹林。

天剛剛明亮時,這裏的男人們,都辛勤地忙碌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裏,揮灑著鋤頭與汗水。女人們則忙碌在自家的廚房中,為早晨農作歸來的男人們,從被窩蘇醒的孩子們,獻上美味可口的食物。洗去大人們的辛苦勞累和孩子們的睡意。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此時我的父親,正在地裏酥軟土壤,給種子構建美好的地基,好讓春季播種後它們能夠茁壯的成長,迎來更加豐厚的果實。

陽光已經灑落在整個秦家村,暖暖的。我接過父親手中的鋤頭:父親,回家吃早飯了,早晨出來鬆土的時候,叫上我嘛,兩個人的效率總會比一個人的效率要快一些,這樣您老就可以在家裏多歇一歇。

父親轉頭望了望東頭的太陽,然後看著我,臉上流露出一份難得地笑容:得勒,今天我家娃長大成人了。

父親是一位相當嚴肅的人,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的嚴謹,好些時候我都覺得父親嚴肅過頭了。就種莊稼來說,除了種莊稼應有的流程以外,地表上功夫也要做到完美好看,就像是在完成一幅藝術品一樣。有幾次在地裏,我對父親說:地表做的好看與否,跟種子結的果實多少並不成正比,這過程完全可以省略的嘛,把種子播種下就可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