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驟起(1 / 2)

隻是一個下午,種種陰謀浮出,齊宣所麵對的問題如河湧山倒,迫在眉捷。

老祖宗在上,臣妾納喇氏未能妥善處事,以致後宮生亂,請老祖宗降罪。齊貴人年紀尚輕,還望老祖宗看在她已受滑胎之苦的份上,饒了她這一次。

女婢把她扶起:娘娘,其實錯不在你,你又何必自責呢?

本宮身為皇上的妃子,自當為皇上排憂解難,如今卻出了這種禍事。唉,真希望今天請罪過後,後宮從此無事。

榮妃和德妃相偕走進,惠妃正欲起身上香,相信自己剛才的說話那二人也已經收入耳中,這也正是她想要的效果。她知道每月這天,榮妃都會來欽安殿祈福,算準了時辰才來的。

果然,榮妃開口問:齊貴人滑胎,惠妃又何罪之有呢?

德妃、惠妃與榮妃相處欽安殿,惠妃以向老祖宗請罪為名請來,而德妃則是陪同榮妃前來按例祈福。叁人共處一室,卻不針鋒相對,難得的諧和。

榮妃姐姐不知道,我前些日子曾經聽到一些閑話,可惜沒有追究,以致於今日出了這樣的醜事。

醜事?惠妃,你到底在說什麼?

見榮妃質問,惠妃裝作一臉地驚愕:莫非……姐姐還不知齊貴人的滑胎不是意外,實屬人為?

宮裏的人都在傳這件事情,不過本宮覺得那齊貴人也沒有這麼大的膽量,連龍胎也敢打掉。榮妃平日總愛以公正之名處事,皆因她較年長,而且康熙一旦出宮,這後宮尋常事務也暫由她代為打點。

可是這結果是由太醫親自診斷而得,再說這些日子禦膳房和太醫院都特別關照齊貴人的身子,若是意外,那也太牽強了點。

榮妃聽著她說,已經開始起疑,而一直在她身邊默不作聲的德妃和惠妃對望了一眼,她心中隨即盤算著利弊。惠妃見狀再下一城:唉,當初若肯認真費神一點,如今也不需愧對老祖宗。

惠妃,你當初到底聽到了什麼?榮妃是一個很容易上釣的人,如今她果真忍不住垂問。

回姐姐的話,當初我聽宮裏的人在傳齊貴人未被皇上寵幸多時,腹中胎兒何來?當時我隻當是些爭風吃醋的謠言罷了,沒作細想。如今竟聽說齊貴人誤食了藥材而引致滑胎,聯想起來,才覺得太過湊巧了。

她誤食藥材?禦藥房豈有不知之理?德妃也助惠妃說話,此話一出,惠妃更有機會搬弄事非:唉,禦藥房不就是為了這件事情鬧了個底朝天嘛。他們奉院判大人之命,清查這幾日禦藥房的出入記錄,連藥渣都翻查了,結果發現並無藏紅花這一滑胎之藥。

聽惠妃這樣說來,事情可就蹊蹺了。

榮妃被二人夾在中間,一時也沒了主意--這皇室血脈可是不容失亂的大事,如果惠妃所言屬實,那真是宮廷一大醜聞。

可是現在胎兒已失,要查也無從著手,一切皆是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