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宮(2 / 2)

你到底想說什麼?胤礽終忍不住厲色問道。

本宮想和你合作。說到此時,良妃方才喝了一口茶:太子爺,這流言越傳越甚,遲早會傳到你的頭上,到時候隻怕太子得好好費心一番去圓場。

哼,我清者自清,我怕什麼!

太子,在這宮中'清者自清'的人多著呢,可下場是怎樣,你我心裏很明白。與其等別人來揭發,還不如自己送上門,你先向皇上告她一狀,既可表明清白之身,又可奏她一本,本宮這可是為了太子您著想啊。

為我著想?眼睛來回一溜,大概猜到她的意思:良妃娘娘,我看這件事情根本就是你一手策劃的吧。

太子言重了,難道太子就不怕它日齊貴人生了個小阿哥,把你給騎上麵?人家都說母憑子貴,可這話不適合用在齊貴人身上。

什麼意思?

這意思別人不明白,太子應該明白,當初皇上為什麼會封太子?

任誰都知道,當初康熙和皇後赫舍裏氏感情非常好,兩人何謂青梅竹馬,皇後因護駕有功,生子之時又因難產而死,康熙愛屋及烏,把剛出生的胤礽封為太子。

太子,本宮跟在皇上身邊時日也不短了,皇上對這齊貴人用情可不一般啊。她一連串言語,胤礽心中明白她的目的,但胤礽更明白良妃說的是事實。

齊貴人--不能要。

胤礽每天早晨都要向康熙請安,這是宮中的規矩,也是孝道的體現。

今天和平時沒有什麼不同,隻是胤礽在請安之時,不小心地掉下了一條絲帕,任誰人也不難看出--那適合女子所用。

更何況康熙還清楚地認得上麵的繡瓶圖案,那乃是出自齊宣之手--那是他們南巡期間在古玩店相中的一隻唐朝寶瓶。可惜早已有買主訂下,因不想奪人所好,所以齊宣隻是繡了一條寶瓶絲帕以作留念。

胤礽察看康熙的眼色,知他盯著地上的絲帕看,然後再裝出一副匆匆想要拾起的樣子:兒臣真是糊塗了,掉了都不曉得。

你這絲帕的圖案挺精致,拿來給朕看看。他伸出手要,胤礽已沒退路,但他仍扭怩著,一副似有難言之隱的意思:皇阿瑪,這……

怎麼了?朕不能看嗎?他想要確認,齊宣的針線功夫他早已牢記在心。

皇阿瑪。他吞吞吐吐地說:兒臣不敢瞞皇阿瑪,這條絲帕乃是別人贈予兒臣,可是兒臣不敢要,正在想辦法送還。

誰送你的?看你一臉苦惱的樣子,隻不過一條絲帕而已。

胤礽擦了擦汗,這個動作倒不假,因為他倒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卟地一聲跪下,低著頭認錯:皇阿瑪,兒臣錯了,兒臣那天真的應該把這絲帕立即還給齊貴人才是。